快訊

「清算非對付在野好辦法」 陳水扁曝大罷免若成功最後悔的人是他

川普緊張了?疑憂關稅戰釀供應鏈危機 擬找這些人救火

川普突襲參與!日美磋商「震撼教育」 日媒揭內幕:談判節奏全被掌握

日本政府16日首度與美國政府交涉關稅,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返國強調,「該說的話,都說了」。圖/路透
日本政府16日首度與美國政府交涉關稅,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返國強調,「該說的話,都說了」。圖/路透

日本政府16日首度與美國政府交涉關稅,但未能取得立即關稅豁免。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今天返國強調,「該說的話,都說了」。另日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臨時起意參與,改變會談地點,談判節奏完全被美國掌握。

日本東京放送電視台(TBS)報導,赤澤亮正表示,「我們已經向美方明確表明,美國的關稅措施令人極為遺憾,強烈要求對方檢視一連串相關措施,日本方面該表達的立場都已經說明」。

作為日美談判代表的赤澤強調,他已經明確提出日本要求降低關稅。

美方在會談中要求日本改善貿易逆差,以及分擔駐日美軍費用。不過,川普(Donald Trump)事後表示這次會談「非常有成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稱,「談判朝向非常令人滿意的方向推進」。

日美正在協調在4月舉行下一輪協議,目標是儘快達成共識。

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原本打算謹慎摸索美國的意圖,但是突然遭遇「川普式」外交的震撼教育。

川普當天上午透過社群媒體突然表明自己將加入會議,那時候赤澤已經在前往美國的飛機上。在赤澤不在日本的情況下,首相石破茂臨時召集官房長官林芳正、國家安全保障局長岡野正敬等人到官邸商討應對。外務省高層指出,川普的臨時起意「也是一種談判手法」。

最終會談地點從原本的美國財政部改為白宮。赤澤直接在總統辦公室與川普和內閣成員面對面交涉,節奏完全被美國掌握。

據稱川普在會談中充分表現出對赤澤的禮遇,讓原本緊張的赤澤在會談後也露出放心的神情,並稱讚川普「沒有讓我感覺是比他低階的人」。

會談內容並未公開。據推測,雙方討論了撤除汽車的非關稅障礙,以及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等議題。目前尚未明確後續談判的具體內容,但可能會涵蓋日本增加防衛費負擔,以及日圓匯率等問題。

儘管雙方都希望儘快達成共識,但是美方的態度仍難以捉摸,這場石破茂稱之為「國難」的困境是否能夠取得突破,仍充滿不確定性。

日本官員表示,與川普政權交涉,沒辦法在事前透過和事務官磋商逐步推展,「總之要見面談才會知道結果,過去的規則根本不管用」,談判「現在才開始」,將持續在摸索中前進。多數人認為,最後恐怕需要石破茂與川普直接對話才能定案。

川普 石破茂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衝擊 日財務大臣「深感憂心」示警:恐損害經濟復甦

AI 算力需要電力 法人看好美國電力基建相關族群

對等關稅談判 中經院長估川普內心理想稅率15%起跳

以色列擬襲伊朗核設施 川普不允 美官員:談判破裂再動手

相關新聞

川普鬆口 美對陸關稅可能降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說,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的超高關稅可能不會進一步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路透同日報導稱,這顯示震撼市...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川普17日說,中國大陸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與美方聯繫;川普估計,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3至...

川普聲稱 美歐將達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和訪美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談關稅、國防開支及移民等問題。川普雖指控歐盟想「壓榨」美國,但仍表示有...

台灣如何面對川普能源霸業?對美擴大天然氣採購的利弊

4月2日,川普在白宮召開「解放日」記者會,宣布對一系列包括台灣在內,對世界各國的「對等關稅」,震撼全球。為回應川普政策,賴清德總統於4月6日發表聲明明列應對措施,其中包括將「擴大對美採購石油、天然氣等產品以降低貿易逆差」。白宮最終在4月9日發布聲明,表示將暫緩「對等關稅」90天;而在暫緩聲明前一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受訪時表示,「日本、南韓與台灣將有可能大舉投資阿拉斯加案」。

半年後上路…針對陸製船 美將收天價港口費

英美媒體十七日報導,美國計畫向中國大陸製船舶,收取最高一五○萬美元(約台幣四千九百萬元)的港口費,但在全球海運業甚至美國...

美日關稅談判 石破將親會川普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十六日前往美國白宮,先由美國總統川普接見,隨後進行閣員級磋商,但未能成功取得立即的關稅豁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