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半年後上路…針對陸製船 美將收天價港口費
英美媒體十七日報導,美國計畫向中國大陸製船舶,收取最高一五○萬美元(約台幣四千九百萬元)的港口費,但在全球海運業甚至美國多個行業反彈後,川普政府在同日公告的聯邦公報中放寬。新措施預計六個月後上路,該費用每艘船、每航次只收一次,每年最多收五次。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說,船舶和航運對美國經濟安全和商業自由流通至關重要,川普政府的行動將開始逆轉中國的主導地位,解決對美國供應鏈的威脅。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對中國海事活動調查一年後認定,中國造船業擁有不公平優勢。
據前述聯邦公告,六個月後開始對中國船東和營運商的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每淨噸五十美元費用,接下來三年內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卅美元。
對中製、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舶,則按淨噸位或貨櫃數量收費。六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十八美元或每只貨櫃一二○美元,接下來三年內每淨噸年增五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
收費標準已非最初二月建議的每次靠港都收費,USTR坦言聽證會出現反彈聲浪。若船東能出示對美國造船業的訂單,則可申請減免費用。抵減額以下訂的美製船舶淨載重噸位為上限。但若三年內並未實際接收該船,那原本減免的費用將立即追繳。日本、南韓及台灣等亞洲航運股應聲上揚。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十八日重申,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徵關稅損人害己,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權益。
路透十八日報導,上個月抵達上海附近舟山一家完工廠的波音飛機正在返回美國,這表明至少有一家大陸航空公司可能因美國關稅而停止交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