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律師看貴婦奈奈逃亡後返台 指「她」從通緝起已在坐牢

柯建銘斷杖砸人 徐巧芯告發傷害出庭作證:未道歉就沒有和解可能性

南韓總統選情有變數!李在明無罪判決遭撤銷 最高法院發回重審

川普關稅一度出招又縮了 學者稱僅「這件事」能牽制川普

川普重返白宮後,為國際地緣政治及美國行政帶來巨大改變。 路透社
川普重返白宮後,為國際地緣政治及美國行政帶來巨大改變。 路透社

川普重返白宮後,為國際地緣政治及美國行政帶來巨大改變,以往會限制美國總統行動的常規幾乎攔不住他。但本月經驗顯示,唯一有個力量能牽制他挑戰施政極限,就是金融市場。

法新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2日宣布全球大規模對等關稅措施後,華爾街股市在短短2天內市值蒸發約6兆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標普500指數更創下2020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應用經濟學教授凱爾(Steven Kyle)表示:「市場確實通常表現…有點像地震儀,會對最輕微的震動做出反應。」

而在川普公布關稅的「解放日」造成市場暴跌後,過了1週他突然又對中國以外所有國家暫緩實施關稅方案中最嚴苛部分。這樣的大轉彎刺激股市應聲飆漲。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國際商務教授奎伊(Terrence Guay)指出,股市對於川普宣布關稅政策的反應,「很可能是至今」能夠緩和川普政策的「最具影響力力量」。

市場觀察家上週又目睹川普在市場驚恐反應後立場逆轉。川普先是與中國展開你來我往關稅報復,令貿易戰不斷惡化;他還揚言撤換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但不久後白宮就出面緩和對中國的態度,川普也安撫大眾他不會開除鮑爾。

曾任職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法學院教授馬弗羅伊迪斯(Petros Mavroidis)表示,市場「懲罰」了川普的政策,他和他的幕僚「一定意識到要打贏貿易戰沒那麼容易」。

美國里契蒙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財務學教授杜涅夫(Art Durnev)則指出,不只股市發出最響亮信號,「債券市場的力量更大,這是(川普改弦易轍的)首要驅動力」。

美國公債如同黃金和瑞郎,傳統上被投資人視為金融市場或實體經濟受困時期的避風港。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美債成為安全保障。

然而,最近幾週美國公債需求大受影響,因為川普的激烈政策推高了殖利率。川普坦言注意到債市的反應,還說投資人「有點太緊張了」。

奎伊同意債市對川普也有重大影響。他說,債市表現反映出「許多投資人已經將資金撤出美國」。

債市 川普 美國 華爾街 關稅

延伸閱讀

美Q1經濟萎縮0.3% 川普撇清責任:拜登留下糟糕的數字

川普關稅施壓之際…親信裴度將出任駐華大使 對陸策略曝光

美國軍事安全決策 學者:回歸傳統現實保守主義

關稅戰北京不就範 學者:川普將採地緣戰略 台灣是關鍵

相關新聞

關稅戰將滿月 陸媒:有文具出口商部分訂單恢復對美出口

川普政府上月2日宣布對多國加徵「對等關稅」,並於該月9日生效,但最後對陸進口產品關稅最高徵至145%,另給予逾75國90...

川普認了關稅有政治風險 但不會倉促達協議 共和黨選情危險也要續推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在一場市民大會上承認,他的關稅政策可能給他帶來政治風險,但不會因為投資人焦慮不安,就倉促達成協議。他強調...

認了關稅政策可能會丟選票!川普:但我還是要拯救國家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30日的市政廳活動中坦言,自己推行的關稅政策確實對其政治前景構成風險,但他表示,不會為了...

美方關稅戰頻放話 陸靜觀其變?陸官媒:逼出美方真實意圖

大陸官媒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1日指出,從消息人士處獲悉,近一段時間,美方透過多種管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與中方就關...

川普關稅戰引各國自掀底牌?外國官員憂恐「自我設局」

政治新聞網POLITICO於4月30日報導,各國政府爭先恐後與美國談判對等關稅,白宮官員自誇已收到數十國提案。然而,提案...

川普:「很有機會」與中國達成協議 與印韓日已有腹案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認為「很有機會」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