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近10小時偵訊…貴婦奈奈200萬元交保 戴上電子腳鐐離去

涉吸金上億!貴婦奈奈200萬交保 配戴電子腳環倉促離開北檢

「沒有國家選邊站」 陸學者:台灣主政者在美中博弈間 犯了2個戰略錯誤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各國/區都在觀望或是選擇與美國協商,民進黨政府則喊出「脫中入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各國/區都在觀望或是選擇與美國協商,民進黨政府則喊出「脫中入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各國/區都在觀望或是選擇與美國協商,民進黨政府則喊出「脫中入北」。對此,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對本報表示,從國際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台灣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選邊站,二是選擇挑戰身邊強大力量的中國大陸。

宋魯鄭稱,就他觀察,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地區是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包括日韓、菲律賓、歐盟都不選邊,他們都在觀望中美之間的鬥爭,且盡可能從中謀取最大利益;此外,從俄烏衝突例子來看,烏克蘭也錯在挑戰身旁強大力量俄羅斯,但盟友遠在天邊。台灣主政者犯了前述兩步錯誤,宋魯鄭說,導致的代價之一就是川普對台灣予取予求。

宋魯鄭指出,兩岸是統是獨,關鍵要看力量對比,一是美中力量對比,川普現在做法只會把中美經濟實力大幅縮小,代表力量正往中國傾斜;二是看兩岸力量對比,從台積電赴美投資例子,加上美國對台灣揚言課32%關稅,美國其實是對台灣施行「窮台策略」,這也讓力量向中國傾斜。也因此從力量定律來看,目前情勢正在往統的一端傾斜。不過,後續還得看川普、賴清德政府要怎麼做。

提及台灣在川普眼中的角色,宋魯鄭分析,從他一段時間以來觀察,川普是以經濟角度來看所有問題,所以兩岸統獨對他而言依然是經濟問題,因為估計川普制約大陸手段還是關稅。他強調,如果美國想保護台灣、控制台灣的時候,中美共識更重要,但如果像川普現在的狀態,對台灣無所謂,那兩岸決策層的共識便很重要。

目前歐盟的態度在中美之間扮演關鍵變量,宋魯鄭分析,目前美國對歐洲利益損害大,分別從經濟、安全與價值觀三方面衝擊歐洲利益,比如加徵關稅、烏克蘭問題與干預德國選舉等。相對的,歐盟對中國的利益關係就是關稅問題。這也迫使歐洲不會選擇站在美國一邊,難以避免往中方傾斜,但仍在利用中美打關稅戰的時機跟中方提出一些籌碼,估計歐盟也會要求中國市場開放。

宋魯鄭說,從中方角度來看,中美博弈戰略需要歐洲,希望能拉住歐洲。他提醒要注意今年是中歐建交五十周年,以往是雙方輪流開峰會,原本今年要在歐盟的布魯賽爾開會,想邀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但中方以不合慣例拒絕,最後歐盟讓步改在北京舉行,打破以往慣例,這是很罕見的事情。他預計峰會中歐雙方會達成妥協,中方會妥協,歐方也會讓步,「大陸會更積極一些」他說。

北京 川普 美中關係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淡出公眾視野…賀錦麗敗選後首度公開演說!批川普治下美國「自私」

美中關稅博弈逆轉? WSJ:習打太極、川普暴躁等電話

美票選最愛政府官員是他!川普內閣認同度民調曝光 墊底有4人

白宮大內宣!新官網上線強力宣揚川普施政

相關新聞

川普才表示中國將吞下關稅 大陸電商已提高輸美產品售價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他就職百日時才表示,中國可能「吞下」145%的關稅,但其實大部分銷售中國產品的美國賣家都已經提高售價...

美國商會盼關稅放過小型企業 白宮:對他們的緩解方式 是史上最大規模減稅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1日寫信,希望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能夠排除小型企業,以免美國經...

歐洲廉價航空擬購買陸C919 美議員:美歐都不應買陸客機

時值美中關稅戰之際,美國一名議員向愛爾蘭廉價航司瑞安航空(Ryanair)表示,以「安全考量」為由,不要購買中國大陸製造...

美國通用汽車下修獲利展望 關稅衝擊可能達50億美元

美國汽車製造巨擘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今天下調2025年獲利展望。儘管政府本週已採取行動減輕汽車關稅的...

對等關稅貿易談判 泰國擬向美國增購天然氣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泰國副總理皮猜今天表示,為了平衡泰美之間的貿易,泰國國家石油有限公司計畫未來5年每年從美國購買...

「沒有國家選邊站」 陸學者:台灣主政者在美中博弈間 犯了2個戰略錯誤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各國/區都在觀望或是選擇與美國協商,民進黨政府則喊出「脫中入北」。對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