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課半導體關稅 公眾意見「異常冷清」 恐讓川普一意孤行

美國預計本周三(7日)公布半導體關稅細節,攸關課徵關稅與否的公眾意見提交狀況在進入倒數三天的關鍵期卻異常冷清。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告,目前僅收到十篇意見回覆,業界憂心表態意見太少,會讓川普政府認為沒什麼反對聲浪,開徵半導體關稅機率大增。
美方本次以「國家安全」對半導體展開調查,聚焦14項細節,涵蓋外國補貼、供應鏈依賴風險、國內產能瓶頸等核心議題,並希望在5月7日前徵詢完美國大眾意見回報後結束調查。外界普遍解讀,半導體關稅將在這個時間點後課徵,牽動台積電(2330)、日月光(3711)等指標廠後市,更為全球半導體業敲響警鐘。
業界指出,美國若祭出半導體關稅非同小可,尤其美國總統川普曾喊出要對台灣半導體業課100%關稅,商務部先前豁免手機、筆電等消費性產品對等關稅時也強調,相關豁免只是暫時的,將另外納入半導體關稅中。全球半導體業年產值正朝1兆美元邁進,若開徵半導體關稅,茲事體大。
美國商務部近來針對關稅議題陸續徵詢公眾意見,作為後續政策重要參考依據之一,若公眾意見眾多紛雜,甚至反彈大,不乏美方擱置課稅的狀況。
舉例而言,先前美方有意課徵銅、木材等關稅,都引起廣大公眾迴響,引來上百篇回饋意見,其中,針對木材關稅更有高達近300篇,在回饋熱烈下,川普政府因而暫緩相關關稅實施。
如今晶片關稅公眾意見回饋寥寥無幾,在缺乏「眾多民意」下,恐讓川普政府解讀為「大家普遍沒什麼意見」,因而啟動晶片關稅。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是在4月16日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進口半導體及製造設備展開國安調查,並給予21天的公眾提交意見期,將於5月7日到期。
根據BIS公告,這次調查主要希望確定進口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其衍生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其中包括半導體基板和裸晶圓、傳統晶片、尖端晶片、微電子和SME組件等。衍生產品包括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例如構成電子供應鏈的產品,利害關係人可在5月7日前提交意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