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熱錢涉嫌炒匯!央行祭霹靂手段 外匯局長曝最近要對銀行做這件事

美國財長貝森特:美中談判未來幾周有望取得「重大進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5日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未來幾周有望取得「重大進展」。路透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5日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未來幾周有望取得「重大進展」。路透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5日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未來幾周有望取得「重大進展」。

貝森特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他認為美國非常接近達成一些貿易協議,和中國大陸的協商「未來幾周可能會有重大進展」。他說,17個貿易夥伴都已經提出了非常好的貿易提案,但不包括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也是總統川普貿易難題的最大一塊拼圖。

川普在2日錄製、4日播出的NBC訪談中,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坦承自己對中國大陸「非常強硬」,暗示不會為了讓中國大陸重返談判桌而取消關稅

貝森特也說,川普的關稅、減稅和鬆綁監管議程,將共同推動對美國經濟的長期投資,讓美國明年此時的經濟成長率重返3%,「我們認為透過鬆綁管制與稅務法案永久化,我們能讓成長接近類似3%的情況」。

貝森特5日稍早在投資圈盛會Milken研討會表示,「川普經濟議程的主要組成-貿易、減稅及鬆綁管制-並非彼此圖利的政策,是引擎內彼此互聯的零組件,意在驅動美國經濟的長期投資」,表示美國是世界資本的「首選所在」。

他表示,川普1月20日重返白宮後已推出一系列關稅措施,希望鼓勵在場的企業等公司在美國投資、建廠並生產,此舉將透過稅收優惠和鬆綁監管措施獲得回報,川普的稅務法案將提供稅收抵扣和減免優惠,給高科技業務研究和創新,且設備投資能在當年進行100%稅收抵扣,並將擴及新工廠建設,以加快投資步伐。

他也安撫投資人表示,雖然目前美國和貿易夥伴的協商期「未必都是令人愉快的過程」,淡江達成強化關係的協議。

他表示美國金融市場具有「反脆弱性」(anti-fragile),將承受任何短期動盪的考驗。他說,美國金融市場具備挺過任何短期動盪的能耐,並引述美國市場都能從過去百年的多次挑戰反彈,包括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911日恐攻、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等,「我們的整個經濟史能濃縮成幾個字:持續上升」。

貝森特重申,他關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而非聯準會(Fed)的隔夜基準利率。他表示,「聰明的」削減赤字方式是每年減少約3,000億美元,相當於近30兆美元美國經濟量體的1個百分點,「我們想在未來四年每年降低赤字約100個基點,讓我們(的赤字占比)回到恢復到3.5%的長期平均水準」,若削減赤字能消弭美國公債的信用風險,利率「自然會下降」。

川普 美國經濟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明宣布對各國特殊關稅 卓揆:有做評估跟各種測算

中東、俄烏問題多 美國要找土耳其商討

關稅戰讓4月不好過!謝金河憶「50年前的4月」:川普讓美再偉大 心中有越戰也有雷根

川普政府再槓哈佛大學 凍結數十億美元資金補助

相關新聞

「保住面子的讓步方式」外媒曝北京1籌碼 有望成為美中貿易戰突破口

美中關稅戰正酣,中國傳出有意藉美國總統川普在意的芬太尼問題打開僵局。美媒報導直指,這是中方「能保住面子的讓步方式」,有中...

拒給日本特別待遇 外媒曝:美僅願討論14%特定國家關稅

共同社5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在最近的談判中,不只拒絕日方提出的全面豁免10%對等關稅,也拒絕取消針對日本加徵的1...

中美何時正式談判?川普強硬喊「不會先採取行動」 陸外交部這樣說

中美針對關稅戰雖逐步釋出談判新訊號,惟至今仍未見雙方真正開啟談判。面對中美雙方距離正式開啟貿易談判還有多遠的問題,大陸外...

為躲美國關稅再出招!傳陸企鑽體系漏洞 刻意低報出貨金額

文件顯示,中國大陸製造商為迴避川普政府的關稅,正欺騙式地低報輸美貨物價格,利用美國當局始終難以監管的體系漏洞。

SHEIN、Temu避美關稅 大陸快電商加大歐洲廣告投入

美國取消對大陸小額包裹免稅政策2日正式生效,為避免被美國課徵沉重關稅,大陸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和Temu正將目光轉向...

只聞樓梯響?美中關稅談判自認占上風 外媒點僵局關鍵:恐持續更久

美中遲未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不時傳出風聲,卻都停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外界評估,目前的僵局可能持續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