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美中關稅談判將啟有共識?外媒分析:有懸念且時程更長

美中將於10日在瑞士展開貿易談判,外界關注這次談判能否緩解雙邊的緊張關係。分析認為,7年前的貿易談判耗時達1年8個月,這次由於雙邊均否認先行讓步,因此普遍認為談判的時程將會更久。
關稅戰開打至今超過1個月,美中雙方終於將在5月10日於瑞士開始談判,據目前的公開資訊,美中雙方的代表分別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以及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日經中文網報導,促使中美兩國開始磋商的背景,是超過100%的高額關稅對企業和消費者造成的衝擊日益嚴峻。同時,美國需要被大陸列入出口管制物的稀土,在大陸而言,不但要確保大豆穩定進口,也需要緩解因保護大陸本國產業以及進口成本上升,為企業造成的沉重負擔。
然而雙方的談判是否能順利推動,並就停止貿易戰達成一致共識,仍然有些懸念。
報導分析認為,7年前的貿易戰,雙方談判耗時達1年8個月,而這一次兩國各自面臨的問題、國際情勢都比上一次更加複雜,而且雙方都不願先讓步,因此普遍認為談判的時程將會更久。
報導指出,大陸商務部強調「不會犧牲原則立場、國際公平正義,以尋求達成任何協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則說,除了大陸之外,還正跟17個國家進行談判。
關稅戰的壓力增加,大陸的各項經濟數據也陸續反映。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受到關稅影響,今年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將下修1.3個百分點,下修幅度較美國的0.4個百分點更多。
此外,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4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0%,低於榮枯線,落入緊縮區間,反映受對等關稅影響,不確定性上升,企業開始減少生產和接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