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開幕5位聖火代表登場 黃仁勳最後現身掀全場高潮

瑞士談判 英媒:美對中關稅沒降那麼多 半導體仍高達70%

美國財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瑞士日內瓦會面。(美聯社)
美國財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瑞士日內瓦會面。(美聯社)

中美經貿談判近日達成雙方暫時互降逾110%關稅結果,但英媒指出,仔細整理關稅情況發現,美國對中國的實際關稅並未如新聞標題的30%那麼低,半導體領域甚至高達70%,並可能成為雙方未來博弈的焦點。而美國總統川普「先對中國眨眼」已出現示範效應,包括日本、歐盟及印度等經濟體也開始對美國強硬,後果難料;中官媒也稱「還沒到開香檳慶祝的時候」。

BBC中文網報導,據12日公布的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同意互降關稅90天,美對中關稅從145%降至30%,中對美則從125%降至10%。但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計算,2024年底美對中平均加權關稅稅率10.7%,這意味著美對中關稅實為40.7%。高盛表示若再綜合各類調整及半導體等行業關稅豁免,美對中實際有效關稅稅率為39%。

同時,美中貿易談判焦點的半導體,也並未隨這次談判明顯下調關稅。川普從1月起對中國半導體課徵50%關稅,再加上芬太尼關稅20%,目前美對中半導體徵收關稅達70%。

報導並稱,中美經貿談判後已出現其他經濟體開始對美國展示強硬一面回應的「示範效應」。中美發布聯合聲明當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就表態稱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車領域情況下與美達成協議;而川普在中美聯合聲明發布數小時後威脅對歐盟汽車啓動 「301調查」,立刻引發歐盟委員會強烈反擊;被美視為盟友的印度也首次稱擬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反制。

前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對此表示,「很明顯,川普先眨眼了」,並認為中國在未改變核心政策的情況下迫使美國妥協,這一案例可能鼓勵其他國家在貿易談判中採取更堅定的立場。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菲利普·A·勒克(Philip A. Luck )表示,中國的反制奏效,損害了美國的信譽。若未來政府為恢復信譽而盲目執行威脅,後果難料。

而具中國外交部背景的公眾號「朝陽少俠」也在16日發文強調,「現在還沒到開香檳慶祝的時候」,「新的博弈才剛剛開始」,因為根據對美國的了解,「一旦形勢不利,他們隨時都會翻臉毀約」,文裡還引述了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曾說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

美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但很難立即恢復農產品和能源的相關貿易。圖為閒置在加州奧克蘭港碼頭的中國貨櫃。(路透)
美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但很難立即恢復農產品和能源的相關貿易。圖為閒置在加州奧克蘭港碼頭的中國貨櫃。(路透)
中美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至10%,中國多名消費品外貿商透露,將恢復對美出口。圖為香港一貨運碼頭。(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美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至10%,中國多名消費品外貿商透露,將恢復對美出口。圖為香港一貨運碼頭。(中新社資料照片)

半導體 川普 美中貿易談判 關稅

延伸閱讀

「大方向正確」部分亞裔讚川普經濟、移民政策

川普減稅法案被眾院擋下…可能少算了財政赤字

美最高法院阻擋驅逐委內瑞拉人 川普批大法官掣肘

美共和黨眾議員內鬨法案卡關 川普財政政策遇挫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來襲 全球貿易怎變化?諾獎經濟學家提3可能:過程恐混亂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Michael Spence)17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可能會推動中國大...

瑞士談判 英媒:美對中關稅沒降那麼多 半導體仍高達70%

中美經貿談判近日達成雙方暫時互降逾110%關稅結果,但英媒指出,仔細整理關稅情況發現,美國對中國的實際關稅並未如新聞標題...

環時:美中關稅休戰 不應只有90天 盼轉化為持久合作

美中關稅戰暫時休兵90天,北京對外官媒環球時報16日發表社評稱,兩國調整加徵關稅後,中美航運呈現「一船難求」;中美互利共...

獨家/航海王重現!六月遠東到美國運價喊漲1倍

北美客戶急著補庫存,大陸廠商擔心關稅又起變化,只要訂單確認後,不計成本搶艙位出貨,6月海運市場上演搶櫃、搶艙大戰;五月北...

川普稱南韓等多國爭取關稅豁免 但「沒辦法和那麼多人見面」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南韓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首爾則正努力向川普政府爭取「對等」和產業關稅豁免。

川普:中若未與美達成協議 恐支離破碎

美國總統川普16日表示,假如美國當初沒有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中國大陸可能會支離破碎(broken apart);川普也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