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最後美方讓步 各國漸漸覺得也有必要硬起來

中國大陸和美國談判貿易戰休兵時毫無退讓,不少國家認為應該起而效尤,也有必要在貿易談判對川普政府採取較強硬的立場。
反而美國總統川普願意大幅讓步,對中國大陸145%關稅調降至30%,讓各國政府大感意外。這些政府迄今一直配合美方要求談判,不敢實施關稅報復。
中方強硬談判策略為自己爭取到有利的協議後,循外交途徑求速戰速決的國家開始懷疑是否用對了策略。
原美國貿易官員、現為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奧爾森(Stephen Olson)說:「這改變了談判的動態,很多國家觀察日內瓦談判的結果,並得到結論,認為川普開始意識到自己過度強硬的手段。」
從大國動向來看,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握有比先前預期更多的談判籌碼,擁有不急於協商的實力。
南韓
南韓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表示,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不必急於達成初期協議,並批評現任臨時政府操之過急。
如今90天的關限期已過了一半,川普上周表示,與150個國家協商貿易協議的時間不夠,美國可能會在未來兩到三週內單方面實施較高的關稅。
印度
儘管川普表示印度準備降低所有對美國貨品的關稅,但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對記者表示,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遽下判斷為時過早。」印度商務部長戈雅(Piyush Goyal)將赴美國進一步協商。
GeoMacro首席策略師帕皮奇(Marko Papic)說:「很多國家可能會效法中國,認為和川普總統談判的正確方向是堅定立場、保持冷靜,迫使他屈服。」
日本
日本貿易官員預定本周訪問華盛頓。負責日本關稅事務的首席談判代表赤澤良誠本月初表示,他希望能在6月和美方達成協議,但最近據日本媒體報導,更可能在7月,並且會在參議院選前達成協議。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說:「排隊的人都在想,又何必排隊?這項協議讓中國跳過排隊,而且對美國並沒有明確的好處,所以對其他國家來說,看在眼裡更痛苦。」
就連美國官員也表示,談判需要更長時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與日本和南韓的談判將需要時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周表示,歐盟因缺乏共識而妨礙了談判的進展。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前世界銀行中國主任郝福滿(Bert Hofman)提醒,「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對美國採取強硬立場風險相當大」。
加拿大
加拿大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上周報告,加拿大已實質上停徵幾乎所有對美國商品的關稅。然而,加拿大財政部長沈潘(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周末駁斥此說,他說加拿大政府仍保留對數百億美元美國商品的25%報復性關稅。
越南
而對越南來說,因1/3經濟依賴對美貿易,意味著除了嚴正抗議之外並無籌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