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五月天演唱會見回憶殺…F4睽違12年合體回歸 「陪你去看流星雨」

114分科公民/壓軸出狠招?素養題多、題幹長「考生反應兩極」 試題解答一次看

魯比歐稱川習有意會晤 學者:關鍵在8月關稅會談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面。 中新社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面。 中新社

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昨天會面,魯比歐稱兩國領導人有意會晤,但中國外交部隻字未提。中國學者分析,顯示美方的意願比中方強烈,但會面仍需合適氣氛,關鍵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雙方8月討論經貿問題時,關稅、技術封鎖方面有無進展。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月展開第二個任期以來,美中外長首度面對面會談。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通稿,雙方均認為會晤是積極且具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各層級對話。王毅表示,希望美方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中政策,與美方找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魯比歐(Marco Rubio)則表示,與王毅進行具有建設性且正面的會談,並在回應記者提問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可能舉行會談時,表示可能性很高,雙方都有強烈的會談意願,但目前還沒有確切日期;中方通稿則隻字未提「川習會」。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說明美方意願比中方更強烈,但對中方而言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訪中需有合適的條件和氣氛。

關於合適的條件及氣氛何時會到位,吳心伯表示,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很關鍵,雙方8月又要談經貿問題,在關稅、技術封鎖、實體制裁等方面有無進展;另外在外交、人文等其他領域之間的關係有無進展,「如果有的話,我想這個氣氛是比較有利的」。

吳心伯稱,昨天的會面表明川普第二任期內中美兩國外交部門之間開始接觸,但「這場會面是姍姍來遲的」。一般而言,美國新政府上台後,美國國務卿會在一、兩個月內訪中,或如拜登政府時期做法,美國國務卿在阿拉斯加與中方會面,但此次美國新政府上台6個月後,中美兩國外交部門的負責人才首次見面。

吳心伯也提到,儘管兩國外交部門的會面是「遲到的」,但仍必要且重要。這場會面為兩國外交機構間各層級的互動確立共識,預計未來能看到更多互動。他說,習近平在6月5日跟川普通話時,講到中美間要展開外交、軍事、執法等方面交流,這次的會晤可能也在推動兩國其他部門間重新建立聯繫,進行對話。

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向中央社表示,目前中美關係的現狀為貿易框架協議難被足夠填充、戰略軍事競賽上美國衝勁十足,這次的外長會談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甚微。

美國和中國5月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中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高額關稅,為期90天。美中貿易戰休兵期將於8月中旬到期。

魯比歐 關稅 習近平 王毅 川習會 川普 中美關係

延伸閱讀

亞洲行與陸外長王毅在大馬面談 美國務卿:川習極可能會面

王毅:真在乎台海和平穩定就要堅決制止台獨勢力坐大

王毅會魯比歐:應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

陸官媒證實: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歐

相關新聞

川普丟關稅炸彈 全球剉著等…這國家領導人竟喊「很榮幸收到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報導,雖然對全球大多數領導人來說,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信帶來大麻煩;但對緬甸領導人敏昂萊...

免收川普關稅信?印度力拚臨時貿易協議 彭博:稅率有望低於20%

彭博社報導,美國和印度正努力達成一項臨時貿易協議,可能會將課徵的關稅稅率降到20%以下,使印度相對於所處地區的國家,處於...

石破茂想擺脫依賴…美日近期關係引關注 魯比歐宣稱沒分歧

日本首相石破茂本週提到日本在安全保障與能源領域「必須努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對此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淡化外界對於美日關係的擔...

川普祭35%關稅 加拿大經濟吹寒風!台商皺眉嘆生意難做

美國宣布對加拿大進口商品開徵35%關稅,為加拿大低迷的經濟再添寒風。關稅不僅帶來裁員失業,也將導致物價上漲,民眾消費力大...

川普政策奏效 美本會計年度關稅收入累計破千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今天發布的報告,由於總統川普擴大實施關稅,美國6月關稅收入再度激增,累計關稅收入首度在單個會計年度超過10...

川普關稅政策未明 專家:新加坡恐因貿易導向受波及

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將前往美國商討新加坡藥品出口的關稅減免事宜,儘管美方對新加坡目前課徵的關稅相對較低,但未來是否調整尚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