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嬤的假牙不見了 清潔隊垃圾堆中找 鄉長也到場關心

新關稅出爐!彭博點名最大輸家是中國與瑞士 贏家為日韓與這些國

彭博資訊指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逐漸明朗,最大的輸家顯然是中國大陸與瑞士,最大的贏家包括日本、南韓,以及歐盟的汽車出口國。
彭博資訊指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逐漸明朗,最大的輸家顯然是中國大陸與瑞士,最大的贏家包括日本、南韓,以及歐盟的汽車出口國。

白宮已在8月1日的大限之前公布了對等關稅計畫細節。彭博資訊指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逐漸明朗,最大的輸家顯然是中國大陸與瑞士,最大的贏家包括日本、南韓,以及歐盟的汽車出口國。

白宮周四(7月31日)公布的這輪關稅措施,稅率介於10%至41%之間,是自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

彭博說,在美國對各國關稅稅率逐漸明朗之際,最大的輸家顯然是中國與瑞士,雖然中國未受此輪新公告影響,但中國大陸輸美產品目前被課徵55%關稅,其中包含針對芬太尼議題所課徵的20%關稅;而瑞士的對等關稅則被提高至39%,高於4月2日宣布的31%稅率。

歐盟、日本與南韓的情況則比原先預期好得多,這三個經濟體都與美國談成15%的關稅。歐盟方面,其談成對等關稅與最惠國(MFN)待遇的稅率總和將不超過15%,彭博估計,如此一來,歐盟實際新增關稅稅率僅約13.5%。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假設汽車產業的協議全面實施,本輪貿易談判中最大的贏家會是日本、南韓,以及歐盟的汽車出口國,尤其是斯洛伐克、匈牙利與瑞典。歐日韓都爭取到汽車領域的關稅降到15%,遠低於目前實施的25%汽車產業關稅。

新關稅實施前尚有七天緩衝期,因此有意降低對等關稅或產業關稅稅率的國家仍可進行額外談判,例如瑞士、印度與台灣或許仍在進行協商。此外,泰國、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等國儘管沒有與美國達成協議,卻也獲得與菲律賓和印尼相同的19%稅率,可能樂於接受現狀。

彭博經濟學家說,墨西哥與加拿大依然受惠於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產品的大量豁免,因此兩國顯然仍能安度這場波衝擊。尤其是墨西哥,川普說,由於美墨達成協議涉及邊境問題,比起其他國家更為複雜,兩國同意延長寬限期90天,墨西哥將繼續被課徵25%的芬太尼懲罰性關稅,以便有更多時間達成貿易協議。這代表墨國的稅率不會被調升至7月所宣布的30%

至於加拿大,川普31日簽署行政命令,把加拿大所有未納入美墨加協定產品的關稅,從25%上調至35%。彭博說,雖然加拿大非能源出口的關稅稅率升至35%,其經濟風險偏向下行,但經濟學家預期,加拿大多數商品仍可透過美墨加協定豁免來規避衝擊。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公布新對等關稅 台日韓越等稅率一次看

台灣關稅比日韓多5%是什麼概念…網熱議:付一堆錢才15%確定要補?

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獎奏效?這國關稅降至19% 南亞最低 紡織業迎大禮

指關稅20%是「中性情境」 分析師憂:台灣3產業毛利率被吃光

相關新聞

歐盟真的輸了嗎?從對美「龍蝦零關稅」看出與川普談判的智慧

歐盟與川普政府達成的貿易協議,因表面上讓華府占盡便宜、對27個成員國沒有明顯好處,而遭到猛烈批評。但若要理解歐洲的談判邏...

日本貿易談判代表:美政府承諾修正總統令、追溯退稅 但避談時程

關於美國正式文件公布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加徵15%,與日本政府認知有明顯落差,趕往美國的日本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7...

「歷史性壯舉」變烏龍?15%不是最終關稅是加徵 日輿論轟:遇詐騙集團

美國正式文件指出,對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加徵15%,與日本政府認知的「對等關稅15%」有明顯落差,日本國內譁然。日本網友說,...

川普政策有風險!川普經濟學的最終考驗

美國將自身的問題攤給世界,卻是依賴大吸特吸友盟國家人民的血來達成,川普也成為台灣「疑美論」頭號推銷員,使友盟國家人民對美國心存疑慮,這值得嗎?

意指台積電可豁免?川普:「承諾在美設廠」免課100%半導體關稅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6日宣布,針對進口美國的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對於像蘋果這類承諾在美國建廠投資的...

又幫台積電加碼?川普:台積電擬投資2000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6日宣布蘋果公司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他也再度提到台積電對美的投資金額,指台積電承諾投資美國2000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