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燒壞2支iPhone!3C達人睡覺充電噴10萬 改用4招「快1年電池健康度96%」

日職/孫易磊初先發3.1局失2分 敗投資格等待火腿打線救援

直播/「20+N%」關稅產業支持方案 鄭麗君下午3時親上火線說明

「歷史性壯舉」變烏龍?15%不是最終關稅是加徵 日輿論轟:遇詐騙集團

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華府與官員會談,要求日本應與歐盟一樣,適用特別條款。圖為7月18日赤澤在東京受訪。
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華府與官員會談,要求日本應與歐盟一樣,適用特別條款。圖為7月18日赤澤在東京受訪。

美國正式文件指出,對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加徵15%,與日本政府認知的「對等關稅15%」有明顯落差,日本國內譁然。日本網友說,這是美國總統川普想叫日相石破茂下台的訊號、遇到詐騙集團,也有人說,石破豪語說「豈能被人小看」,這下被川普整到。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華府與官員會談,要求日本應與歐盟一樣,適用特別條款。

日本政府說,美方曾經承諾日本商品可適用特別條款,若商品現行關稅低於15%,最終徵收稅率為15%;若商品關稅已高於15%以上則不再上調。但6日美國《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的正式文件明確指出,將對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在現行各項目稅率基礎加徵15%,行政命令附件僅列出歐盟為特別條款適用對象。

日本政府發布新聞稿說,經濟再生大臣赤澤7日在華府,分別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財政部長貝森特會談,要求將美方修正總統行政命令,將日本納入特別條款,並要求美方公布汽車關稅調降的總統令。

在網路上,這項協議原被稱為「歷史性壯舉」,卻遭遇川普突襲,引發譁然。網友紛紛留言,「完全被川普小看了」、「是不是石破首相『休想小看我們』這句話,傳到川普耳裡了?」「被騙了」、「這是對石破的惡意報復吧?」、「川普是不想讓石破繼續任職?」、「是想逼石破政府下台嗎?」。網路輿論一片憤慨。

至於在貿易談判時,是不是該先把協議內容白紙黑字寫下來比較好?經濟評論家加谷珪一在7日的TBS談話性節目中說,「沒寫才是對的。」如果真的把「投資5500億美元」寫進協議,川普可能會說,「我沒有答應要降稅,但5500億美元,日本還是要付」,「所以不寫才好」。

他指出,反正投資5500億美元沒有寫成正式合約,日本方面可以直接說不付就好。川普一定會找一個切入點,日本不要太慌張。他表示,從美國的談判手法來看,「聽到這樣的情況,我一點也不意外。」他認為,官僚之間對協議內容不可能完全沒有共識,如今發生變數,「還是因為川普吧。」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直言「英特爾被台灣榨乾」!網轟:牽拖…是Intel自爆

曾聽取黃仁勳意見 美商長:川普允許在美建廠不被課關稅

美國恐威脅再調高關稅?克魯曼:川普貿易戰彈藥已耗掉大半

川普關稅戰如同「招商大會」!林啟超:全球資金恐發生排擠效應

相關新聞

搞不定美國,賴清德要哭?解讀川普顧問對台意見

美國政策公關人士、前川普政府顧問惠頓近日發文批評賴清德與蕭美琴一連串作為導致川普對台政策不友善,引發輿論熱議。

歐盟真的輸了嗎?從對美「龍蝦零關稅」看出與川普談判的智慧

歐盟與川普政府達成的貿易協議,因表面上讓華府占盡便宜、對27個成員國沒有明顯好處,而遭到猛烈批評。但若要理解歐洲的談判邏...

日本貿易談判代表:美政府承諾修正總統令、追溯退稅 但避談時程

關於美國正式文件公布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加徵15%,與日本政府認知有明顯落差,趕往美國的日本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7...

「歷史性壯舉」變烏龍?15%不是最終關稅是加徵 日輿論轟:遇詐騙集團

美國正式文件指出,對日本輸美商品一律加徵15%,與日本政府認知的「對等關稅15%」有明顯落差,日本國內譁然。日本網友說,...

評《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前川普顧問惠頓的歸因偏差

在名為〈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的文章中,惠頓宣稱川普政府之所以對台灣祭出20%的關稅,是因為川普排斥台灣,而背後主因則是民進黨政府過度追求「覺醒」(woke)、進步派的社會價值,並且「無能理解、認同美國新右翼」,讓代表新右翼的川普無法接受。然而,就如同每次生病未必都是因為沒有多喝溫開水,川普政府這次的關稅決策背後是否真的是因為不喜歡台灣?而即便真是如此,主因又是否出於川普對台灣政府採取的文化價值立場有意見?要將兩者的因果關係連結起來,不能那麼想當然耳,必須有實際的證據檢證。

砸大錢遊說沒用…與川普談判 領袖私交最重要

華府Politicoe政治網站9日報導,川普總統1月回任後推動大幅調整關稅稅率,包括日本、南韓與印度的至少30國砸數千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