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舌歌手喊補助「合法的飯不要?」 游淑慧:政府補助的標準是甚麼?

民進黨青年部19日在臉書上架饒舌歌手楊舒雅的訪談影片,楊舒雅說,政府的補助本來就是要給音樂人的錢,「我本來就是來要飯的,怎麼了嗎?合法的飯你不要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在臉書以電影「餘燼」為例,描寫白色恐怖,符合民進黨價值觀,獲政府5千多萬元補助,票房卻僅577萬元「這個補助或投資的意義是?」
民進黨青年部貼文指出,楊舒雅做為嘻哈歌手,深刻體認到政府補助對音樂創作者有多重要,但藍白大刀一砍,讓台灣多少青年的音樂夢就此灰飛湮滅?這血淋淋就是政治介入藝術最直接的表現。楊舒雅在訪談影片中更稱,「藝術必須要干預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預藝術。」
游淑慧說,這段話不知道大家認同嗎?所謂「合法的飯」有誰可以拿到?都給誰拿了呢?拿多少才夠?楊舒雅或許講出少數習慣拿補助人的隱藏心態,政府的錢不花白不花、不拿白不拿「而且就該給我」怎麼樣?
游淑慧指出,拿到資源的人,可能不用思考錢從哪來的?也無需思考別人有沒有拿到。但政府補助的錢那裡來的?
補助該給誰?這是每個政治人物要念茲在茲,自己要憑著良心去分配考量的事「政府補助的錢來自於人民的納稅錢」。
她說,補助的是弱勢族群,她沒有意見,因為社會該互助。但對於產業,不論是農業、藝文業或影視業,政府該做的是投資不是補助,補助是單純給予,例如給予補助身障朋友、弱勢、多子家庭。
對於產業界,政府應該改以投資思維,受補助或投資的對象,必須能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產業實力。要有三點:有效的政策配合、具體的指標評估,最後接受資源者者要有KPI或表現。
游淑慧舉例,電影「餘燼」描寫白色恐怖,符合民進黨價值觀,獲政府5千多萬元補助,票房卻僅577萬元「這個補助或投資的意義是?」彌補制片商的票房收入嗎?因為這個電影本不是拍給觀眾看的,是拍給民進黨看的,所以電影票房就由民進黨政府來買單嗎?
游淑慧表示,不看票房、也要看藝術或文化價值。但這部電影有提高臺灣電影的產業競爭力?或者獲得專業肯定?然而該電影劣評如潮,被影評人批得體無完膚。
她另舉例,反觀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電影,票房5.3億,雖然拿到事後的票房獎勵金1億,然而這是有票房才有獎勵。但拍攝製作的費用,政府的輔導金,只補助了500萬。輔導海角七號500萬,創造5.3億的票房和佳評如潮。補助餘燼5000多萬,創造577萬票房。核准給錢的官員要不要踹共「你們給錢的標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