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醫學中心急診塞爆 衛福部秀待床數據「這點不尋常」

醫學中心急診塞爆,衛福部召開第三度會議,邀請急診醫學會、醫界商討對策。衛福部長邱泰源會後提出短期三大強化策略及長程二大改革方向。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急診壅塞主要在大醫院,7成以上不是急迫個案,地區和區域醫院待床狀況沒那麼嚴重,希望民眾落實分級醫療。
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天上午11點,急診待床數較高前五名,分別是林口長庚152床、高雄長庚98床、台大醫院95床、永康奇美73床、高醫73床,其中二名是位在高雄的醫院,令人好奇。
一名不具名醫師說,去年開始,南部醫院在護理師招募上,顯得十分困難,護理人力更為緊繃,導致急診壅塞較往年嚴重,且「大同醫院」去年改為長庚體系經營,原有護理師紛紛離職,長庚體系只好調度高雄長庚醫院的護理師前往支援,沒想到,卻造成兩家醫院及高醫急診都出現待床人數較多的情形。
今天會議主席林靜儀說,以急救責任區來看,區域醫院跟地區醫院的急診,沒有這麼壅塞,不像大醫院一直塞。像醫學中心近期急診待床中位數,過去60天,約55到65人,但某些知名大醫院持續超過百人,而同時300家地區醫院,待床數都在3人以下,有很明顯的分級醫療差異。
林靜儀說,急診壅塞在某些醫院已是長期現象,亟需區域大家的合作,偏偏病人進入大醫院急診,後續要下轉就得花更多時間跟精神,事實上,目前急診病況危急的一跟二級病人約3成左右,其餘7成為沒有非常急迫的個案,因此,為改善急診壅塞,包括院內的病房調度、院際之間的支援,當然民眾也要配合分級醫療。
為增加病床調度機制,衛福部強調,自今年2月13日至3月15日,健保署已提供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給付,以增加病床調度機制。林靜儀說,依衛生局統計,目前沒有任何醫院提出需求。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急診目前平均每天來診量約2萬5千人左右,高於去年每天平均的1萬8千人,因此,急診患者來診量,還是處在相對高的情形。衛福部提出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三大短期因應策略為:一、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二、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三、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兩大改革方向為: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