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連2日軍演 陸官媒:對台全新「控島模式」

共軍本月一、二日連續兩天對台軍演,重點演練「要域要道封控」,驗證海陸空各軍種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等。大陸官媒昨撰文分析指,共軍對台行動正在形成全新的「控島模式」,是對常態化執法巡查的「金門模式」的進一步延伸。另據大數據模型測算,解放軍封鎖台灣後,台灣能源安全存量僅有六點九六天。
共軍自二○二二年八月以來,多次展開「圍台」軍事演習,範圍步步進逼。另,自二○二四年金廈水域翻船事故以來,大陸海警開始在金廈等海域常態化執法巡查,被陸方稱為「金門模式」。
對於日前連續兩天的軍演,大陸官媒央視旗下帳號「玉淵譚天」昨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大陸對台行動正在形成一種全新的「控島模式」,即從擴大力量覆蓋範圍,發展到能夠精確掌控台灣島要害,是對「金門模式」的升級和延伸。
分析稱,變化一:在東部戰區公布的演訓科目中,出現了「多向精打」表述,反映精準打擊體系和能力的提升;變化二:提到「封控」的頻率在變高,體現陸方戰術策略更加側重掌控要害,「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成效」;變化三:大陸海警針對性編入了在海上通道緝拿「試圖外逃的『台獨』分裂分子」的科目。
玉淵譚天文章稱,這反映了「以法懲獨」制度體系的精細和完善,從「金門模式」,到精準打擊、精確封控、精準施策三位一體的「控島模式」,背後是陸方行動效力向台灣島內的進一步延伸。
該篇文章還引述專業人士進一步指稱,歷次演訓下來,共軍離台灣島愈來愈近,「網愈織愈密」,此次艦船進入到距離台灣島二十海里以內區域,做到力量的「全覆蓋」,同時,海警執法巡查相較過去強調對台海中部管控,此次線路從南到北把台海和台灣島「包裹在了一起」,與大陸緊緊相連。
陸方專家稱,這次演訓意味解放軍艦機已常態化在台海活動,可以在台灣島以西掌握主動。
而中共官媒昨日發布影片,針對我方各種能源儲量加總,使用「大數據」測算為六點九六天,作為共軍一旦對台能源封鎖後,台灣能撐多久的評估。
「玉淵譚天」還發布影片指出,共軍對台軍演開始後,一艘滿載天然氣、從澳洲出發的LNG船,在目的地高雄外海轉圈,另一艘從中東出發前往台中的LNG船也在台灣西南海域轉圈。
影片接著分析,「能源船進不了台灣,對台灣意味著什麼?」影片指,台灣約九成七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最重要的是天然氣和煤炭,占台灣發電量八成以上。
「玉淵譚天」稱,以大數據模型對台灣二○一八年以來的月度能源供需「建模分析」後發現,今年第一季,在計入儲備量的情況下,所有能源安全存量僅有六點九六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