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跪族談判 葛如鈞:匯率波動暴央行失能與金融韌性不足

針對新台幣近日急升,一度突破30元兌1美元大關,昨日晚間報價甚至短暫來到28.812元,匯率如雲霄列車般劇烈波動,引發恐慌。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日指出,民進黨政府「跪族談判」一再在國際談判中讓步,造成台灣經濟虛空、產業外移,如今匯率劇烈波動,更暴露出央行政策失能與金融韌性不足的問題。
葛如鈞指出,台幣升值雖可能短期吸引外資進場,但背後潛藏的卻是更大的風險:外資可能僅為搶搭升值順風車,一旦利多出盡、匯率反轉,極可能迅速獲利了結、高歌離場,留下的是空蕩蕩的資本市場與受創的本地產業。
葛如鈞分享,自己身為阿宅,周一到老牌3C店買零件,業者反映疑似因為銀行App癱瘓導致整個上午無法刷卡結帳,多數客戶更表示連行動網銀都無法登入,連轉帳匯款結帳都不行;線上換匯爆量、實體交易混亂,顯示台灣金融體系在高壓情境下不僅證明「金融多元」只是口號,「金融韌性」更是一下就破功,有待更多考驗。
葛如鈞呼籲行政部門正視數位金融轉型的迫切性,應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與穩定幣應用,連結全球最新的數位金融趨勢,讓企業跨境匯兌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鏈上清算機制,提升金融韌性。
葛如鈞指出,今年3月,央行才以「波動性太高」為由,拒絕將比特幣納入外匯戰略儲備;然而近期數據顯示,新台幣的波動率已是比特幣的近三倍,證明央行的決策不僅無視市場現實,更顯得前後矛盾、自我打臉。賴政府及央行,應評估更多元的資產備存,甚至討論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的一環,以因應未來全球貨幣、地緣政治或科技災難風險。
葛如鈞提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近期眾議院通過法案,允許最多10%的財政資產與退休基金可投資於比特幣與數位資產,雖最終遭州長否決,但仍開全球先例。這代表比特幣不只是投機工具,而是具備系統性意義的儲備資產。臺灣應借鏡國際,打造符合我國情的數位資產儲備制度。
葛如鈞說,目前我國外匯儲備高度集中在單一主權貨幣上,缺乏多元化避險機制,風險集中度極高。呼籲行政院應儘速召開跨部會會議,明確穩定幣與數位資產的監理責任歸屬,避免政策繼續「各說各話、無人主責」。更加多元的戰略儲備,不僅是對當前危機的回應,更是對未來經濟安全的投資,政府不能再當多元備存、數位轉型的障礙者,應大步向前,成為金融創新的引領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