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國文/選不出答案?閱讀理解佔7成 師解析做考古題撇步「先看答案再看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今天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今天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今天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為社會、自然科,採訪國中老師及補教老師最新命題趨勢、必考重點及答題訣竅,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會考國文科除了基本的語文常識外,約有七成題目是閱讀理解,新北市錦和高中國文老師陳恬伶指出,常有考生看得懂文章卻選不出答案,原因在於文本分析、詮釋能力不足。她也提供考生一套考前衝刺閱讀能力的方法,透過「先看答案再看題目」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增進判斷答案的能力。

陳恬伶分析,會考國文考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語文常識約占三分之一,其餘為閱讀理解。語文常識的部分,自新課綱上路以來,出題都是重要內容,不會太冷僻,就算是較為專業、困難的題目,也會提供適當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思考,因此就照常準備,並花點力氣留意近年沒出現過的單元。

閱讀理解的部分,陳恬伶表示,現在學生常有兩種,一種是文章看不懂,另一種是看得懂文章卻不會判斷答案,造成後者的原因就在於文本分析能力、詮釋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不足。

考古題是考生的好朋友,陳恬伶提供一套考前衝刺時可以練習的「頭腦體操」,考生複習考古題時可以先看答案,再回頭看題目,以畫線方式找出題目文章的關鍵詞、關鍵句,並圈出句子的主詞,若沒有就自己補上主詞。考生看不懂文言文,常與主詞省略有關,所以文言文也比照辦理。

陳恬伶指出,練習完考題後,就再用同樣方法閱讀課本,除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對寫作文有幫助。她觀察,很多學生作文拿不到五級分的關鍵,在於使用的句型太少,國中三年白話文課文就是很好的教材,考前讀課本的同時可以畫下佳句誦讀,熟悉漂亮的句型,未來自然可以應用在作文上。

會考寫作測驗取材多元,前兩年曾出現圖表分析以及產品文案、新聞標題等日常生活情境題。陳恬伶提醒,看完複雜的題幹後,先留意題目問了哪些問題,例如去年題幹就問了「標題運用什麼樣的設計方式?」、「背後反映了什麼現象?」,並要求結合生活經驗寫下觀察和看法。作答時一定要回答這些問題,考生須先花幾分鐘思考如何布局文章,把答案安排在各個段落,想清楚後再下筆。

陳恬伶強調,會考倒數兩週,考生要帶著「任務」的眼光看課文及過往的作文六級分範文,從中學習漂亮的句型,理解寫作的目的,分析作者是看到什麼現象有感而發,同時熟讀語文常識,並從去年開始往前寫考古題,會更加熟悉會考出題方向。

114會考 國中教育會考 國文科 文言文 標題 考古 課本

延伸閱讀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 考試時程、各科重點一把抓

寫作教室/「假設題型」重返會考?下筆前仔細審題 奪分關鍵曝光

受竹苗會考改計分方式影響?苗栗少了538國中應屆畢業生 近年最大落差

統測國文監考失誤延誤考生作答 教團要求測驗中心補償

相關新聞

會考衝刺/國文加深理解 先看答案再看題

國中教育會考五月十七、十八日登場,聯合報今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影/為17萬5千名考生命題!國中會考170試務人員今入闈閉關14天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及18日考試,170位試務工作人員今天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入闈,為17萬5000名考...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 考試時程、各科重點一把抓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即將登場,考試日期為5月17日(六)、18日(日)兩天,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

114會考國文/選不出答案?閱讀理解佔7成 師解析做考古題撇步「先看答案再看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今天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為社...

迎戰國中會考 南市教育局推「夢想御守」 用動漫名言陪考生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登場,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運用學生熟悉的動漫語言,將經典角色的勵志台詞與考試挑戰結合,設計會...

114會考自然/最後衝刺!常考重點一把抓 題型破解、B++↑得分關鍵必看

李鴻老師分析113會考生物的題目通過率最低至0.38,同時也有高於0.8的題目,而閱讀素養題的題目敘述較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