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英文/備考掌握2原則 考場避開2禁忌 B+也能變A+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為社會、自然科;記者採訪國中老師及補教老師最新命題趨勢、必考重點及答題訣竅,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談到如何準備國中教育會考英文,桃園青溪國中英語教師許綉敏和補教英文老師Emma,都認為熟讀1200個基本字彙和「耐心」最重要。
近年英文考題有拉長的趨勢,Emma認為,考生平常就要訓練應考的耐心,平常刷考古題時也必須根據考場的時間計時,才能訓練如何在壓力強度下好好發揮。許綉敏則說,近3年單題的部分,字詞理解的題目不少,希望考生作答時,一定要耐心看完題目,看清楚題目完整意思之後再作答。
Emma表示,熟讀1200字的基本單字,考生可以拿到基本分。但近年考題經常出現「一字多義」,考倒許多多英文程度好的學生。因為他們往往一看單字就認為自己一定知道 ,不肯仔細看上下文。 然而此一單字的字義,未必是考生自以為知道的,必須讀完上下文才能找到答案。如113年第32與35題為例,考生必須看完上下文,才能推測字義或代名詞的意思。此類考題是考驗考生如何活用英文,而非死背,也符合素養的趨勢。
思辨能力也是會考重點。以113年英文會考第36到39題為例,考正反兩面的論辯,讓學生判斷不同意見的論點。這種題型非常符合新課綱的素養導向,強調學生的思辨能力。
而閱讀題組除了考驗考生的耐心及架構組織能力,還需要邏輯思考能力 。111年的30-32題組為例,考排序及圖表的比較 ,考驗考生文字和圖表之間的轉化能力,是常見的題型。
文法方面,Emma表示,近幾年大多考形容詞子句、副詞子句、名詞子句與特殊動詞(使役動詞、連綴動詞、感官動詞、花費動詞)等,還有每年絕對必考的時態題。
許多考生會在考前狂刷考古題,許綉敏表示,對於已經A以上的同學,多刷題本是會有幫助的,的確有助達成A++;但是對於B++希望達成A的同學,她反而不建議拚命刷題,而是建議好好做近3年的題目,搞清楚每一題,尤其針對自己常犯錯誤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而不是看到解答就認為自己會了。
Emma建議考生做一本屬於自己的錯題本,把曾經寫錯的題目統一記載於同一本筆記本中。她分析,考場中間休息的時間很短,與其在這時「抱佛腳」翻海量的課本教材,還不如拿出錯題本來看。通常,最常考和最常錯的題目會是同一類,考前翻閱有助於自己理解最容易「錯在哪裡」。她建議考生用活頁紙做這本錯題本,而且最好是「合科」—把國英數等考科通通集合放在一起。
Emma也建議,考生還可以找老師協助。如果自己最常錯的題目跟時態有關,就請老師出考時態的題目協助練習。至於時事題,Emma認為關稅還趕不上入闈的時間,但AI和環境變遷會是焦點。
綜合考生經驗,Emma說,考場有兩大禁忌,一是不要「卡題」原地停留,二是不要留下空白。考生答題時,常因為想不出某題的答案而「卡題」,導致影響答題的速度。
「卡題」時,Emma建議,考生可以先「靠直覺」作答,然後在題本做記號,等到全部答題完畢再回來,千萬不要讓答案處空白。
Emma表示,許多考生因為沒作答,在答案卡畫答案時,一不小心就忘了留空白搞亂順序,導致後面的題目全錯。建議考生帶紅筆進考場,方便在題本上做記號。她也提醒考生,留下最後5分鐘檢查考題本和答題本的答案是否相同,不要只顧著檢查試題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