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hatGPT生成吉卜力AI圖片侵權嗎?日本政府首回應:1情況就違法

網瘋傳「詹雅雯今天過世了」 本人發聲問:是死在哪裡

黃子佼持有兒少性影像 再加12名586部...北檢移送併辦審理

新聞眼/藍白應棄前嫌 凝聚反綠力量

「反惡罷、戰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右)將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圖為黃國昌與朱立倫共同在新北市萬里區勘災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惡罷、戰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右)將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圖為黃國昌與朱立倫共同在新北市萬里區勘災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野領袖峰會今登場。回顧去年總統大選前,藍白關鍵時刻錯失合作良機,讓執政黨成功保住政權。如今,大罷免來勢洶洶,劍指在野民代,意圖削弱監督力量,在野陣營沒有各懷鬼胎的空間。作為黨主席,朱立倫與黃國昌各自肩負整合在野的重任,唯有合作才能有效制衡執政黨。

二○二四大選,在野雖掌國會多數,民進黨政府仍憑藉行政權與龐大資源政治操作,強勢主導輿論風向,以致藍白難形成穩定有效的監督力量。執政黨發動大罷免,社會對立日益激化,尤其檢調近期圍繞藍營的大規模搜索、約談行動,司法幾已淪為政治鬥爭利器,台灣民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對此等劣勢,藍白合作已非策略考量,而是政黨生存與民主防線的必要作為,因此,今天會商不應僅是空談過場,而是要有實質成果,重新凝聚反綠群眾基礎,才能積累制衡執政黨的籌碼。

藍白並非首次會商,最經典的案例非君悅會談莫屬,儘管最後破局不歡而散,然而,過去一年在立法院持續堆疊合作默契,共同推動多項改革法案,證實在野能做到求同存異。國會三黨不過半現狀,在野只有合作,才能壯大監督力道。

反綠聲音猶存,藍軍怒火需要宣洩,朱立倫主動邀約舉辦在野領袖峰會,是作為最大在野黨理應展現的格局,也為減緩黨內對其領導威信的質疑砲火。此刻藍白應以「在野極大化」為共同目標,放下歷史恩怨與個人算計,重塑民眾對在野陣營的期待。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曾說,「我們有不同的過去、相同的現在,要不要一起邁向共同的未來?」黃國昌昨天也說,在既往的經驗上,大家可能有不好的回憶,「但歷史的那一頁翻過去後,現在最重要的是以台灣跟蒼生為念」。面對美國高關稅衝擊、國內政局紛擾之際,優先顧及國家利益應屬全民期待,藍白若仍困於一黨之私,或以個人政治利益思量,人民終將對在野勢力徹底失望。

執政黨 朱立倫 藍白合

延伸閱讀

警查非法集會傳藍營朱立倫等3首謀 謝龍介多「妨害公務」原因曝

傳北檢將到國民黨中央給朱立倫遞傳票? 藍嗆:沒在怕綠共

北檢外非法集結!傳喚朱立倫等藍營3人 警:掛號寄發通知書

檢警將傳喚藍營「首謀」朱立倫?傳言最快今天完成通知

相關新聞

在野領袖峰會登場 朱立倫擁抱黃國昌提四合作方向

在野領袖峰會今登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籲請賴清德總統召開國是會議,邀集在野黨主席與縣市長、立院黨團共同研商國是,這個呼聲至今仍非常高,「很可惜,」盼賴清德懸崖勒馬,回過頭想想是否該以民生為先,共同面對挑戰。

卓榮泰酸朱立倫戰獨裁 :連勝文、夏立言跟獨裁政權握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共商國是。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希望朝野能團結合作,也期盼在野談出福國利民的內容,但一定要站在以台灣為本位、維護國家主權、使行政立法能順利溝通的立場,讓總統治國理念順利執行,才是國人之福。

朱立倫邀426上凱道 黃國昌點頭:發出人民的怒吼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滿檢調查幽靈連署案,號召支持者4月26日上凱道抗議司法不公,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說,自己會代表民眾黨參與活動,邀請大家共同守護台灣民主,面對民進黨政府專制獨裁,「我們不是發出在野黨的怒吼,而是發出人民的怒吼。」

邀民眾黨426上凱道 朱立倫:一起找回台灣民主

在野領袖峰會今登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致詞時皆提及司法追殺藍白兩黨。朱立倫表示,4月26日上凱道不是表達國民黨的心聲,而是人民的心聲,反對專制獨裁、反對綠共當頭,邀請黃國昌一起找回台灣民主。

朱黃合辦在野領袖峰會 柯建銘:兩個空心主席的自High直播

國民黨與民眾黨合辦在野領袖峰會今天舉行,針對重大內政議題與國際挑戰展開在野對話與政策協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臉書表示,兩個自我膨脹、無腦無憲法常識、無國際觀的空心主席,自比美中高峰會議之川普與習近平,可能電影看太多了,會議全程直播就是向全世界宣告,兩個白癡的空心主席如何「自High」。

批司法砍殺異己 朱立倫:綠共當頭 藍白只有勇敢站出來

在野領袖峰會登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第二輪致詞時聚焦提及,掌權者揮司法大刀砍殺異己、消滅在野黨,這是台灣民主很大的危機和悲哀,藍白面對綠共當頭,只有勇敢站出來,台灣若這樣走向專制獨裁,是全民應該唾棄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