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在同間醫院複檢?藝人閃兵案延燒 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貿易戰陸同意全面開放...川普提「對統一有利」 國台辦這樣回應

核電廠延役才給1000億補貼?曾文生:要脅台電

國民黨提出補貼1000億元給台電的條件:到2028年不漲電價或核電廠延役,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回嗆:不顧核安前提,是在要脅台電。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提出補貼1000億元給台電的條件:到2028年不漲電價或核電廠延役,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回嗆:不顧核安前提,是在要脅台電。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經濟及財政委員會今日聯席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4100億特別條例),國民黨及民眾黨均反對拿1000億元補貼台電虧損,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表示,核管法修正後已為核電延役排除礙,如果民進黨繼續擺爛不負責任,全民就去跟民進黨討公道。

核管法雖然修正通過,但行政院及經濟部均明確表示,運轉執照5月17日屆期的核三廠2號機會如期停機,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明國民黨反對補貼台電1000億元的理由,核管法讓核電廠延役20年,若核電廠延役可節省1兆2千億元,民進黨不應執意廢核,除非台電可以承諾2028年以前不漲電價,他就可以支持撥補1000億元給台電。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情無奈並回嗆,「你可以保證國際油價不漲嗎?」

曾文生指出,如果撥補1000億元的條件,是須要事先同意去做存在安全前提的案子,「那安全前提還存在嗎?」「我們可以不顧安全前提,就直接先答應你?」曾文生說,他沒有說一定不會評估核電廠延役,但「你不可以要脅台電嘛」。

張啟楷14日質詢經濟部及台電時指出,在野黨已完成核管法的修正,為核電廠的延役與重啟排除法律障礙,但關鍵在於台電是否提出申請,民進黨政府是否願意通過。

張啟楷認為,民進黨拒用核電須負起四大責任:電價上漲、空汙加劇、產業受創,以及國安風險,尤其是國安風險,他痛批民進黨一直標榜抗中保台,但廢掉核能用天然氣替代的過程中,不僅無法保台,還變成中共同路人,一旦解放軍對台發動封鎖,台灣天然氣存量不足,將會撐不下去,影響台灣防衛韌性。

張啟楷還指出,聯合國規定,戰爭時不能攻打核電廠,而前陣子俄烏戰爭時,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天然氣儲存槽,中共解放軍軍演也模擬轟炸摧毀台灣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台灣當然要用核電,否則民進黨就會變成中共同路人,因為台灣的防衛韌性遭到民進黨政府的破壞。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在答詢時表示,核電要延役得確保核安、做總體檢,核安是全民最關切的事。

曾文生澄清,新建一部核電機組不只新台幣2000億元,而是至少需要100億美元,台灣現在的核電廠雖然有預留空間,但因在廠內規劃了除役設施,因此所餘空間已減少;同時,核管法雖然已三讀通過,但需要核安會提出配套子法後,台電才能依據子法及規範做評估,同時拒絕草率回答評估所需時間,因為「主管機關要有子法,我才能評估」。

曾文生同時認為,張啟楷的言論無助於台灣能源轉型的合理討論,如果要說負責,應該有三個負責,核能安全的專業責任、核廢料處理的世代責任,以及民意的民主責任,台電會做好安全的責任,設法解決核廢料的問題,最後就看人民如何選擇。

台電 核電 民進黨

延伸閱讀

審查4100億特別條例 國民黨反對補貼台電 除非承諾一事

核管法三讀 綠批在野罔顧國安核安、白反擊一路造謠

呂秀蓮指罷免撕裂國家 張啓楷:民進黨要聽老前輩的話

藍白聯手推動還假於民 張啓楷:下一步還財於民

相關新聞

「核三廠不可能直接延役」 賴清德:使用新核能要符合3前提

核三廠二號機運轉執照將在5月17日到期,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面對在野透過修法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賴清德總統今天指出,修...

核管法三讀通過!民進黨團疑「黑箱喬條文」 黃國昌嗆:只會潑屎潑糞

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質疑藍白兩黨「黑箱喬條文」。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

核電廠延役才給1000億補貼?曾文生:要脅台電

立法院經濟及財政委員會今日聯席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4100億特別條例),國民黨及...

核管法三讀通過 核四前廠長籲:別用意識型態治國

立法院5月13日三讀通過核管法第六條修正草案,主要放寬提出運轉執照換發申請期限之規定,並且允許執照屆期之機組仍可申請換發...

核管法三讀延役也沒用 核能三公投民進黨曾不甩

核三廠二號機運轉執照即將在5月17日到期,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搶...

環團籲政院提核管法覆議 民進黨團:尊重行政部門研判

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賦予核電廠取得延役或重啟的法律依據,台灣環保聯盟今天呼籲行政院提出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