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打詐!中研院、刑事警察局聯手AI解析詐騙犯罪金流
台灣詐騙盛行,新崛起的AI可以來協助打詐嗎?教委會今審查中研院預算解凍案,中研院報告指出,去年啟動「研發AI在人文與科學研究的創新應用」,最終核定通過20件計畫,其中一案便是「用 AI 解析詐騙犯罪金流計畫」,中研院社會所將與清大、警大、刑事警察局共同合作,結合社會學與刑事調查,以AI工具破解詐騙犯罪的金流模式,助力現實問題的解決。
多位立委質詢中研院成立的AI風險研究小組,中研院報告表示,中研院已成立「生成式AI風險研究小組」,專責研究並處理AI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倫理、法律與社會問題。透過深入研究與討論,中研院將協助制定合宜的倫理準則與應用規範,確保AI技術在符合法規與道德標準的前提下,為社會帶來益處。
此外,AI推動辦公室於113年11 月22日邀請歐盟人工智慧法案(EU AI Act)主筆Dr. Gabriele Mazzini 演講,並與院內法學及AI領域學者及業界專家進行對談,促進同仁與國際人工智慧法規領導者針對現行法規制度與社會影響進行深度交流。
立委吳沛憶質詢時,詢問中研院如何推動AI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計畫。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表示,今年1月開始,已有20個相關計畫開始執行。吳沛憶指出,其中一個計劃,預計用AI來偵測和解析詐騙犯罪的金流,是由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提出,並與刑事警察局、警大、清大共同合作。詐騙是台灣現階段重要的社會議題,大家對此一計畫會非常期待,尤其刑事警察局也參與其中。
中研院表示,「研發AI在人文與科學研究的創新應用」核定通過20件計畫。這些計畫包含:
(一) 高解析度黑白歷史航空影像的色彩增強技術計畫:運用AI技術復原歷史影像,為土地覆蓋變遷研究提供全新視角。
(二) 用 AI 解析詐騙犯罪金流計畫:結合社會學與刑事調查,以AI工具破解詐騙犯罪的金流模式,助力現實問題的解決。
(三) 智慧農業與基因編輯計畫:利用AI與基因編輯技術提升植物的逆境韌性,推動農業創新發展。
(四) 多版式中文期刊與手寫古文書全文化轉譯計畫:結合AI技術解析歷史文本,為歷史與文化研究帶來突破性進展。
中研院表示,通過的20件計畫將於7月舉行進度發表交流會,促進學術界的經驗分享與跨領域合作,進一步推動AI技術與各學科的深度結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