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提離婚…夫枕頭悶死5歲兒!「通常保護令」竟是悲劇禍首?

基隆簡姓男子疑因不滿妻子提離婚,遷怒五歲兒子,前天以枕頭悶死他。簡妻因被簡男家暴,上月才聲請「通常保護令」,還未核發就發生悲劇。衛福部保護司指出,通常保護令平均費時五十天審理,司法系統應設法縮短審理時間。
警方調查,在基隆市環保局擔任清潔隊員的四十五歲簡男與妻子結婚十四年,四月廿三日晚間,兩人因洗碗及生活費問題起口角,簡男推打妻子。
之後簡妻向警方聲請自身通常保護令,但未提及幼兒需要安置或保護,也未聲請緊急保護令。簡妻帶小孩回娘家住,兩人分居。
警方指出,兩人雖在爭兒子監護權,但簡妻未禁止簡男探視兒子。簡男本月十三日將小孩接回同住,前天下午二時午睡時涉嫌用枕頭悶死兒子,行凶後逃逸。妻子前晚九時卅八分上門接小孩,發現兒子倒在床上,抱起他一直搖哭喊「怎麼醒不來?」哀慟昏倒,附近鄰居協助報警。
簡男落網後坦承行凶,認為兒子出生後,與妻關係漸行漸遠,是妻子要離婚原因之一,乾脆一了百了。
基隆市警局長林信雄稱,警四月廿三日獲報後,三度傳喚簡男但未到案,四月廿九日函送基隆地方法院核發保護令。
「男童與父互動不錯」
基隆地院指出,因聲請通常保護令,而非緊急或暫時保護令,法官五月八日收受案卷後,排定六月六日上午審理此案。警詢筆錄及聲請狀,簡妻均提及自己遭到簡男家庭暴力,但未提男童受虐或曾受家暴等情節。
「發生虐童致死案件,令人相當遺憾。」基隆市長謝國樑說,社工四月廿三日到簡家探訪,至四月廿八日持續以電話、簡訊與聯繫,簡妻婉拒社工協助,表示委由律師處理,並表示男童與父親互動關係不錯,尊重父親探視權。對於男童母親保護令還沒有核下來就發生憾事,謝說要好好探討,未來流程上有無改進空間。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通常保護令從申請至核發,平均費時五十天,核發應該加快,否則恐釀成更多不幸;司法院已啟動相關討論,盼設法加速保護令審理時間。
張秀鴛說,此案社工有提醒不要讓孩子與爸爸單獨相處,但親屬間不一定有落實。此案從親密關係量表來看,風險是中低等級,卻還是發生憾事;保護孩子每個環節都要提高風險意識,包含警察、社工、醫護、社區與親友等,大家都要更有敏感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