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強調「推理AI時代才剛開始」 AI基建規模 十年看10兆美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21)日於全球媒體問答活動上表示,「推理AI時代才剛開始」,現在正處在AI工廠產業的開端而已,估計約十年內,AI基礎建設與AI工廠市場規模將會從數千億美元擴大到10兆美元以上。
法人看好,黃仁勳持續唱旺AI基建與AI工廠商機,輝達訂單也將源源不絕,台積電(2330)為輝達AI晶片代工夥伴,受惠最大;鴻海、廣達、緯創等AI伺服器代工廠也將搭上這波AI大浪潮。
他強調,先進封裝對於AI發展很重要,「目前除了CoWoS,我們別無其他選擇。」因為摩爾定律已經來到極限,以具備經濟效益方式增加電晶體數量的進展,已經顯得穩定停滯。所以當想要打造大型晶片時,就必須以小晶片的形式來解決問題,將晶片封裝在一起。
他說,「沒有人比我們更努力去推動先進封裝發展。」他並舉自家的晶片為例,面積比一般晶片大得多,甚至是兩倍大,並利用CoWoS先進封裝連結起來。
黃仁勳近期屢次強調,輝達已是AI基礎建設公司。他昨日提到,AI基礎建設才剛開始而已,並成為社會與產業中的一部分,就跟電力及網路是一樣必要的建設,每個地區都會意識到需要擁有自己的AI基礎設施。
黃仁勳指出,輝達產品規畫每年升級,因為在廠房中,設備效能常意味著成本,但也帶進收入。如果設備的每瓦效能提高四倍,資料中心的收入也可能增加四倍,所以當把新一代設備介紹給客戶時,採用的客戶可能營收增加、成本下降。
他說,輝達給客戶的建議是,不要每年買全部產品,而是每年都買一些,這樣就不會過度建設或過度投資在舊有技術,成本能持續下降。同時,輝達的產品架構相容,而且該公司會不斷透過CUDA的架構改善效能,這就是CUDA的價值。
黃仁勳認為,未來可能考慮進一步整合矽光子技術,有共同封裝的選擇,那麼後續封裝技術可能又會變得更複雜,「這實在很酷」。
黃仁勳表示,全球需要具備更多的製造韌性和多樣化,其中一部分將分布在全球各地,在美國也會有部分製造,但不可能所有製造業都在本土完成。但應當盡可能地維護國家安全,同時又在全球各地保有韌性與餘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