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烏停戰好消息?川普預告周一將與普亭通話

民眾憂戰爭風險升高 賴總統:台灣相當穩健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談及兩岸關係與戰爭風險,賴總統表示,民眾會有擔心,會不會有戰爭的這個可能性;但總體表現出來,包括我們人民的打拚、包括外資對台灣的信心、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肯定,其實台灣還相當穩健。

對於中國軍演越來越頻繁,民眾憂心戰爭風險正在升高。賴總統表示,這20、30年來,即便是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間,中國的軍費也沒有一年少過,中國部署的飛彈每一年都在增加,因為它的國家政策就是併吞台灣。而這個國家政策的後面,其實是想要跨進西太平洋,跟美國一較長短,也想改變國際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這個才是中國真正的目標。

賴總統說,這幾年來,中國不斷增強文攻武嚇,也強化中國在台灣的統戰滲透,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當然民眾會有擔心,會不會有戰爭的這個可能性。但他要提供一個客觀的事實,即便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中國文攻武嚇也是越來越增強,可是台灣的股市在蔡總統8年任內,從8000多點到2萬多點,增加了155%。

此外,賴總統說,去年的經濟成長率是4.59%,今年第一季受到川普的影響,大家開始在趕貨,也高達5.37%,這個是台灣人民的打拚、累積的成果,但也是代表外資對台灣的信心。包括AMD、NVIDIA、Google、Amazon、美光,都持續不斷地加碼投資台灣。中國的這些動作,一定會引起人民的擔心,不過國際社會其實是對台灣有信心。

賴總統表示,包括美國總統、G7的領袖會議或者是G20的領袖會議,都不約而同、不斷地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跟繁榮的必要元素,就是強調台海的問題不是台灣跟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影響到全世界,全世界都希望台海能夠和平穩定。

主持人詢問,面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先談判再說」是否為願意採取的策略?賴總統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可是這麼多年來,中國對台的談判策略不是如此,台灣如果要談判,先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管它化身做和平協議,或者是九二共識都是如此。

賴總統說,中國也公開講出來,所謂台灣方案就是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這不是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他強調,不必然就一定要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要尊重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

至於是否考慮與在野黨合作,加強跟中國的對話跟溝通?賴總統說,兩個路線不同,因為在野黨一個是接受九二共識,一個是主張兩岸一家親,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是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張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要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主張台灣的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不能夠放棄主權。

對台 戰爭

延伸閱讀

坦言要面對疑美論 賴總統:但川普上任後對台政策未變

總統府澄清未蹭黃仁勳 世壯運邀約時間軸曝光打臉

總統府3大委員會 下階段要讓全民共感

賴清德就職周年民調不佳 盧秀燕安慰打氣:以民為念、好好施政

相關新聞

不滿施政就不愛台灣? 賴總統:批判政府不會被貼標籤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被問及有人認為,現在只要表達不滿或反對政府施政就會被貼上不愛台灣的標籤...

國民黨發動520罷免總統 賴清德:我必須尊重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對於大罷免與朝野溝通議題,賴總統表示,罷免是憲法賦給人民的權利,當初前...

坦言要面對疑美論 賴總統:但川普上任後對台政策未變

520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針對美國對等關稅及台美關係,賴總統表示,除了跟美國談判以外,在政治上,...

就職一周年回顧專訪 賴總統最難忘接到「他」來電:很震驚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敏迪選讀」Podcast專訪,並於今晚(17)上線。這是總統近日繼《財訊》、《日本經濟新聞》後的第3...

美國會對台灣課徵多少關稅?賴總統坦言:談判有別於過往

7月初即將是川普總統給的90天寬限期跟到期日,究竟美國政府會對台灣課徵多少關稅?賴總統17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們有決心...

從兩岸關係談到立法院亂象 賴總統幽默模仿王金平

賴清德總統就任即將滿週年,國內外各媒體專訪不斷,其中也包含Podcast《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聚焦外交、兩岸,以及國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