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關係談到立法院亂象 賴總統幽默模仿王金平

賴清德總統就任即將滿週年,國內外各媒體專訪不斷,其中也包含Podcast《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聚焦外交、兩岸,以及國內政治三大主軸,與賴清德暢談這一年多來的施政心得。對於國人關心的兩岸關係,賴清德總統再提「和平四大支柱」,強調,只要中國願對等、尊嚴,台灣可與中國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創造兩岸的和平共榮。
對於兩岸關係,總統表示,中國把併吞台灣作為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始終沒有放棄武力犯台,但更重要的是,在併吞台灣的中國國家政策後面,「其實是想要跨進西太平洋,然後跟美國一較長短,也想要改變國際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這個才是他真正的目標」。賴總統再次點出中國是以民族主義之名行威權擴張之實。
雖然中國對台文攻武嚇日漸增強,「但是我提供一個客觀的事實讓聽眾朋友參考」,總統細數,其一是台灣股市從8千多點漲到2萬多點,股市表現非常亮眼;其二台灣經濟成長率從去年4.59%到今年第一季高達5.37%,雖然其中也受到川普總統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但也代表了外資對台灣的信心。
另外,總統也提到,「包括美國總統、G7的領袖會議或者是G20的領袖會議,其實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不斷地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跟繁榮的必要元素。」凸顯台海的問題不是台灣與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同時喊話中國「一定要去思考」,多年來對台灣採取的文攻武嚇策略,美國從將中國當成夥伴,後來則視為美國最大的挑戰及威脅,「真的是中國想要的嗎?」。總統並以中國是大公司、台灣是小公司為例指出,對等尊嚴的交流沒有問題,但「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幽默稱「固然是好朋友,但應該也有一些原則在」。
面對目前的國會朝野僵局與大罷免,擔任過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的總統直指,在野黨第一個會期就利用修改「立法委員職權行使法」,經過憲法法庭判決確定,該法侵犯總統、行政院、司法院、監察院的權力。賴總統也感嘆,立法院第二會期並沒有因為上會期被憲法法庭宣告違憲而有所調整,反而變本加厲,如修改「財劃法」、讓軍公教年金改革再走回頭路。
賴總統以他待過立法院的經驗為例,陳水扁前總統時期,當時民進黨也是朝小野大,但當國民黨推行可能侵犯行政權的相關法案時,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在朝野協商時就會進行處理。賴總統現場更神來一筆模仿王金平院長口吻:「你這個要改建議啦,否則你這個侵犯到行政權⋯⋯好,這個敏迪委員的提案,我們就改建議案。」
「案子太多了,都違憲,那自然而然就會引起公民力量的出發。」事實上,早在今年於總統府召開五院國政會商,談及大罷免議題時,賴總統就曾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回應,直指罷免是公民團體所發動,沒有人有辦法主導,也沒有人有辦法阻止,若要停止大罷免,勢必需要解決「因」。
賴總統認為,公民力量是很可貴的,「這一次的公民運動,已經代表台灣的民主政治更往前了一步」。被問及在野黨提出520後要罷免總統,賴總統也坦然回應「這是立法委員所擁有的憲政權力,我身為總統,就是尊重」。
總統強調,他是全民的總統,「我的責任也要照顧沒有投給我的人」。對於4月26日走上街頭的民眾,賴總統也再次表達立場,「他們是國家的主人」即便意見不同,政府一定會尊重、也會保護他們走上街頭的權利。也盼無論意見如何不同,都要一起保護民主、尊重法治,同時喊話朝野,其一是「應該有一個共同信念,不分政黨、不論何人,只要違法都要支持檢調單位來依法偵辦」,其二是「尊重公民的權利,坦然面對,不必去刻意貼公民罷免運動的標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