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就職周年未提兩岸 張五岳:現在到10月才是重要觀察期
賴總統就職周年談話中,各界高度關注的兩岸論述部分並未出現。學者解讀多元,有人直言可能是兩岸問題已「嚴重到不能提了」,但也有學者認為應「正面看待」。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說,只有兩個可能,第一是已經嚴重到不能提了,第二是兩岸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他認為「應該是嚴重到不能提了」。
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則認為應正面看待,他預測,從五二○之後到今年的十月這段時間,才是兩岸關係跟對台政策重要的觀察時期,觀察重點包含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雙方如何表述台灣議題,以及習近平在抗日勝利台灣光復八十周年發表的重要講話。張五岳並呼籲,「交流是唯一重要,可以推動和平、避免誤判、增進彼此了解的唯一良方」。
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黃介正則指出,賴未提兩岸會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想借這個場合,對沒有特別想對大陸說的話或政策做說明,另一種就是有「外力」告訴他,若會引起海峽兩岸更多爭議,「這個場合就不要講了」。他也分析,這並非政策要轉向,而是「稍微降溫」。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趙建民指出,自己研讀兩岸關係四十年,「不知道我們現在大政方針最重要的兩岸政策是什麼政策,我看不到」。他並在賴總統尚未發表談話時就判斷,「恐怕不會這麼樣的衝撞了」,因為美國人現在看起來應該是高度盯著賴的一舉一動。
英國衛報則報導,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中國總監蕭嫣然說,「北京和華府貿易降溫引發台北焦慮,憂心台灣可能淪未來美中談判的議題」,她提到,台灣擔心,北京可能會使美國長期支持台灣的立場有所軟化,「這種不確定,可能是賴清德在這場備受關注的演說中,並未重申其對中國威脅看法的原因之一」。
法新社報導,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對法新社說:「賴清德正在降低訊息,讓台灣保持低調,避免在地緣政治的不確定中被任何人盯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