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新店鐵皮工廠火警濃煙沖天 近百消防員搶救…雙和也聞到燒焦味

稅率遭提高至30%!川普公布第四波關稅名單 歐盟不滿發聲

36億債權 街口金科盼與泰山尋解方

因母公司與泰山股權交易爭議事件,不少電商平台昨一度宣布停用街口支付。記者林澔一/攝影
因母公司與泰山股權交易爭議事件,不少電商平台昨一度宣布停用街口支付。記者林澔一/攝影

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間的股權爭議與法院查封事件,引發市場隱憂,全國電子開第一槍取消與街口支付合作,部分電商一度跟進,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總經理范庭甄昨緊急召開記者會,強調街口支付與母公司完全獨立,才消弭部分疑慮。街口金融科技董事長胡亦嘉昨發文強調,將立即與泰山尋求解方,盼別繼續對簿公堂。

二○二三年,時任泰山董事長詹景超突然召開董事會,決議以卅六億元投資街口金融科技,但決策透明度與合理性遭到質疑;後來,泰山經營權易主,連帶也使得在經營權易主前,泰山買下街口金融科技股權一事翻盤,甚至告上法院,法院一審判泰山勝訴,之後泰山向法院申請假執行、查封等,就曾引發街口用戶與合作店家的不安。

街口金融科技先前以卅六億元賣出四成股權給泰山公司,經台北地院判決後,宣布該筆交易無效,須返還款項,同時也准泰山公司假執行,但法院進行假執行時,卻發現街口金融科技放在台新銀行帳戶的卅六億資金消失。范庭甄昨針對卅六億元巨款流向,表明該資金與電支業務無關,用戶資金皆依電支管理條例第廿一條,委由銀行管理。

台北地院前往街口總部執行卅六億元債權查封時,發現執行前,街口內部通知全體員工「居家上班」,採取遠端辦公模式,范庭甄解釋,全是因辦公室樓上施工噪音與異味,恐影響同事才已開放居家辦公,絕無人去樓空之情形。

街口支付指出,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已經上訴,等二審開庭中,所有訴訟未定讞,盼外界別擔心街口的營運。

各界憂心全國電子取消與街口支付合作,恐引發雪球效應,梅驊指出,已主動與店家溝通,多數品牌對街口支付皆表達支持,僅部分品牌表示憂心。

對於街口的代收付款項日均量,范庭甄表示,近半年來都維持在四十億元左右的日均量,現在無太大變化,上個月交易金額約為六十億元左右。據悉,金管會昨已向街口支付了解最新狀況。街口支付表示,主管機關的確非常關注民眾對街口營運的憂慮,也要求街口支付盡快對外釐清及說明。

街口金融科技董事長胡亦嘉昨晚發文,並一改過去強硬姿態,強調會立刻且積極與泰山公司尋求解方,盼不用繼續對簿公堂,盡快解決雙方歧異,同時強調街口電子支付,是由金管會管理之金融機構,有健全的管理機制,用戶、商戶的所有金流,只能由保管銀行運作,全部信託,街口或任何人都無法去碰觸到,是絕對安全,也希望不實的說法可以停止,並感謝許多商戶,不被不實的傳言所影響。

街口支付 泰山

延伸閱讀

街口支付停用潮引爆信心危機 7大消費者權益一次看

街口支付爆停用潮 金管會:用戶信託專戶資金不受影響

街口支付董總親上火線提三大聲明 強調已取得大部分店家力挺營運

街口支付爆停用潮 momo、全國電子、PChome等已關閉

相關新聞

家樂福、Mia C'bon 暫停使用街口支付

擁有超過650萬用戶的電子支付機構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股權糾紛、法院查封事件波及,出現部分商家停用,家樂...

專家:台灣電支監管完備 籲評估強化法遵金檢密度

街口支付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專家指出,台灣電支監管制度完備,消費者資金依規應安全被隔離在信託專戶中,並建議主管機關可思考就...

街口支付:日均餘額40億無太大變化 整體提領已趨緩

電子支付機構街口支付用戶超過650萬,受母公司與泰山股權糾紛、法院查封事件波及,傳出用戶急著提領儲值金停用。街口支付今天...

新聞幕後/首遇電子支付信心危機 金管會兵分兩路拆彈

街口支付母公司股權投資糾紛疑雲,一度讓外界對於街口支付營運產生信心危機。電子支付的信心危機,金管會也是首次遇到,於是金管...

街口支付一度掀停用潮 是否衝擊用戶?圖解母公司資金糾紛

街口支付母公司股權投資糾紛疑雲,讓消費者、商家對於街口支付產生疑慮,不少消費者都擔心街口支付帳戶裡的錢會不會消失不見。街...

母公司爭議引發營運疑慮…董總上火線說明 街口支付:客戶隨時可提領

電子支付業者街口支付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公司股權投資糾紛,引發消費者、商家對街口支付營運疑慮,更有消費者質疑提領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