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三元火警啟示 鋰電池廠救災有3難…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

三元能源科技火警,鋰電池熱能反應完後才完全熄滅,救火難度高,專家說,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列這廠為「高度危險工作場所」,但法規跟不上製程的進步,建廠時應納入如何將災害降到最低考量。
鋰電池常見於電子產品、電動汽、機車等設備,遇熱失控反應,電池體難冷卻,高溫燃燒也會釋出有毒氣體,導致連鎖閃燃與高溫氣體噴發;因火點難預測,救災相較其他火警更困難。
三元電池工廠列為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丁類場所」中「高度危險工作場所」,須依標準設滅火、警報、避難及消防搶救必要消防安全設備,因電池製程有多種化學物質,廠區共十四項化學物質申報列管,部分具危險性、腐蝕性。
新竹縣消防局說,鋰電池火警有「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三大風險,即使表面火勢撲滅,內部仍持續高溫,復燃風險高,且燃燒可能產生氟化氫、苯類等毒性氣體。
消防專家林金宏指出,鋰電池起火常見過充或外力穿刺、設計不良等原因,目前最有效滅火方式仍是大量灑水,直到電池反應結束,若發生在工廠、倉庫,最重要應避免災情擴散。
外界質疑現有消防規範、設備難應付鋰電池起火,林金宏說,法令只是最基本要求,鋰、鈉等禁水性物質遇水就會炸裂,但許多都是半導體製程重要原料,目前無有效消防設備可應付禁水性液體。
他認為如何將災害降到最低,避免災情擴散,要在建廠時納入考量,檢視消防安全不是只有單純消防設備,還要有「軟體」人員操作訓練、火源隔離等,至少將災害控制在一定範圍;這次正好當作驗證。
資深消防隊員建議,類似廠房應強化自衛消防編組演練,每月至少實施一次,工廠或倉儲設施應依消防法規定,落實危險物品申報制度,並建立完善公共危險物品平面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