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揚言開除鮑爾...川普又馬上改口?外媒曝3理由:利率恐飆升

美股早盤/經濟數據、企業財報亮眼!三大指數上漲 台積電ADR升2.8%

稱強權對內滲透統戰 賴清德: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

賴清德總統隨後致詞,強調「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圖/引用自供訊
賴清德總統隨後致詞,強調「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圖/引用自供訊

城鎮韌性演習今在北市登場。北市長蔣萬安致詞時面諫賴清德總統,表示「我們都是一家人,槍口絕對不對內」;賴清德總統隨後上台致詞說,強權威脅不斷,不管文攻武嚇,或對內滲透統戰,每一天都在進行,強調「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

賴清德提到,他自去年520上任以來,為了建構國家防衛韌性,做了三大重要改變,第一,將過往的民安、萬安演習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每一個城市都要演習,今天到台北市看到大家熱心投入逼真的演習,他再度表達感謝之意。

第二改變,是進行全人、全物、全地、全時做方式進行,希望演習能就現實真正情況,運用實際掌握資源,做必要的演練,讓演練接近真實。賴說,他剛剛特別留意,我們的民防、替代役、或者是各單位民力都與市府結合,甚至深入社區。

第三大改變是希望演練讓全民參與、國家團結,今年第一次將一年一度國軍最重要的漢光演習,與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同時進行,同時也將每一年舉辦在七月份的漢光演習設為國家團結月,希望經由全民參與,能更加了解國防,國安,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尤其今年漢光演習是採極限練兵方式,沒有劇本、大規模、實兵實戰演練。

賴清德也提到,演習是為了找出問題,並且提升國家自我保護的實力,同時演習不是為了要挑釁,姑且不論台灣每一年都會遭遇颱風,地震,全社會防衛韌性本來就必要,加上強權威脅不斷,不管文攻武嚇,或對內滲透統戰,每一天都在進行,我們除了做好準備沒有其他選擇,希望透過備戰、來避戰、來達到和平。

今天非常感謝各國駐台使節,還有國外朋友參與今天演習,共同見證台灣有守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的決心,你們的蒞臨也等於用行動表達對台灣行動的支持,支持更加有韌性的台灣,是印太地區穩定的關鍵力量。

賴清德說,台灣民主並不是憑空而得,是數十年來、許許多多人,犧牲奉獻所求得來,都該珍惜,都有追求深化民主自由信念,但是更重要,我們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絕對有能力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能力。

賴提到,他相信未來困難不會停止,挑戰恐怕愈來愈多,「但我相信只要團結,不分朝野、黨派、族群和地域,一定可以克服總總難關」。

賴也提到,當然他也要強調,團結不是口號,團結要要有共同信念,還要有具體行動,所謂共同信念就是「反共、反併吞、護主權,維護民主 沒有這樣信念 難有具體行動 即便有行動也無法發揮效力

賴說,所謂具體行動,就是要強化國防力量、強化經濟韌性,必須要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更重要是積極全面,循序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到「保家衛國、人人有責」這樣共同信念,才能產生出對保護國家的具體行動,「 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反共護台成為守護台灣必要、真實具體行動」。

賴清德 漢光演習 城鎮韌性演習

延伸閱讀

蔣萬安稱槍口不對內 賴清德拉高分貝「反共、反併吞」才是共同信念

罷免在即!蔣萬安面諫「一家人槍口不對內」 賴清德臉色鐵青

台南藍軍控災民聽賴清德的話「自己爬屋頂卻摔死」 綠:拿不幸炒作

賴清德視察北市戰時演習 被問「準備夠嗎?」反應全曝光

相關新聞

要被罰了!北市2女演習間「車停高架上」自拍 最重面臨33.6萬元罰鍰

萬安與民安演習今年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北部2025年城鎮韌性演習今天下午1時30分至2時舉行,有網友發現演習期間,有...

守規矩很難?無視演習警報仍在路上徘徊 這一案警方罰定了

萬安演習更名為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台北市分二階段實施,全市人、車及各場所均須配合管制與避難演練,北市警...

蔣萬安稱槍口不對內 賴清德拉高分貝「反共、反併吞」才是共同信念

城鎮韌性演習北市場今天登場,賴清德總統今視察時說,他要強調團結不是口號,團結要有共同信念,還要有具體行動,賴清德突然拉高...

罷免在即!蔣萬安面諫「一家人槍口不對內」 賴清德臉色鐵青

城鎮韌性演習今北市登場。總統賴清德15時40分到中山國小視導北市戰時急救及災民收容等演練。北市長蔣萬安在視察後致詞時闡述...

新竹縣防空演習登場 1418處防空避難設施可容納181萬人

新竹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敲響警報,縣長楊文科擔任演習指揮官,視導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防情傳遞及對空視哨,...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桃園登場 民航局飛航園區實施戰災搶救

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下午1時30分於北部地區實施,桃園市大園區採「有預警、分區異時」方式,實施30分鐘警報傳遞與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