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防空演習登場 1418處防空避難設施可容納181萬人

新竹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敲響警報,縣長楊文科擔任演習指揮官。圖/縣府提供
新竹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敲響警報,縣長楊文科擔任演習指揮官。圖/縣府提供

新竹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敲響警報,縣長楊文科擔任演習指揮官,視導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防情傳遞及對空視哨,並逐一視導驗證區新豐鄉交通管制及疏散避難執行情形、戰災搶救演練及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開設演練。

此外,新竹縣消防夏令營今日登場也遇演習,全體學員立即進行室內防空避難演習,模擬空襲來臨時的正確應對方式,從小建立防災觀念,強化臨場反應能力。

楊文科在新竹縣政府警察局長宣介慈及演習統裁部指導官海巡署北部分署長廖雲宏等人陪同下,前往新豐鄉公所2樓會議室聽取演習工作簡報,以視訊方式視導警察局民管中心防空警報發放與防情傳遞演練,並視察頂樓防空監視哨演練、新豐鄉公所民防團集結及執行疏散避難情形。

楊文科隨後與車隊自新豐鄉公所出發,視導重點驗證區新豐鄉交通管制措施與新豐寶雅商城及新豐火車站疏散避難執行情形。警報解除後,一行人前往中華電信新豐機房視導戰災搶救演練,模擬戰時機房爆炸、人員受傷、管線破損等突發狀況,並由消防隊員派出救災車輛趕抵,成立臨時指揮站、拉水線灌救。

最後則前往新豐鄉老人會館(文康活動中心)視察急救站暨救濟站開設情形,實施急救站傷患現場醫療處理及救濟站災民轉移收容等實作演練,了解為災民檢傷、登錄、暫時安置、供餐、心理支持等分工。

楊文科指出,新竹縣共有1418處防空避難設施,可容納181萬人,防空避難設施都已經設置了新式的防空避難標示牌,只要下載「警政服務」APP、「消防防災e點通」APP,就能查詢距離最近的防空避難設施來提升全民的防空應變的能力。

新豐鄉電信單位救災及老人會館急救站運作及救濟站設備設施,服務非常周全,寢區還分為單身男女和家庭,並提供心靈諮商的服務。

模擬戰時機房爆炸、人員受傷、管線破損等突發狀況,並由消防隊員派出救災車輛趕抵,成立臨時指揮站、拉水線灌救。圖/縣府提供
模擬戰時機房爆炸、人員受傷、管線破損等突發狀況,並由消防隊員派出救災車輛趕抵,成立臨時指揮站、拉水線灌救。圖/縣府提供
楊文科在新竹縣政府警察局長宣介慈及演習統裁部指導官海巡署北部分署長廖雲宏等人陪同下,聽取演習工作簡報。圖/縣府提供
楊文科在新竹縣政府警察局長宣介慈及演習統裁部指導官海巡署北部分署長廖雲宏等人陪同下,聽取演習工作簡報。圖/縣府提供
楊文科視導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防情傳遞及對空視哨,並逐一視導驗證區新豐鄉交通管制及疏散避難執行情形、戰災搶救演練及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開設演練。圖/縣府提供
楊文科視導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防情傳遞及對空視哨,並逐一視導驗證區新豐鄉交通管制及疏散避難執行情形、戰災搶救演練及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開設演練。圖/縣府提供

警察 楊文科 新竹 城鎮韌性演習

延伸閱讀

竹北實驗高中今天動土 預計明年8月完工招生

屋頂水泥塊險砸孩子 嘉興國小義興分校重建預計2027年完工

竹縣新工派出所新廳舍啟用 提升民眾洽公品質

竹縣芎林聯合辦公廳舍啟用 便民洽公服務

相關新聞

蔣萬安:一家人槍口不對內 團結不是用講的

北部城鎮韌性演習昨登場,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時,當著賴清德總統的面闡述團結,直言「一家人槍口絕不對內」、「理性務實的決策者...

冷眼集/總統與罷團同行 誰讓台灣不團結?

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城鎮韌性演習時向賴清德總統面諫「一家人槍口不對內」,賴清德總統則高喊「團結不是口號」,更不甘示弱的拉高分...

台中又無預警停水 盧秀燕:國家韌性不只有軍事演習

台中市潭子區自來水幹管閥類故障,緊急停水廿九小時,近十六萬人受影響。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無預警停水非常嚴重,這已非首次...

藍委:團結不應把不同意見打成雜質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與賴清德總統一同視察北市城鎮韌性演習,蔣面諫「一家人槍口不對內」,賴總統則回敬「團結要反共、反併吞」。國...

新竹縣防空演習登場 1418處防空避難設施可容納181萬人

新竹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天下午敲響警報,縣長楊文科擔任演習指揮官,視導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防情傳遞及對空視哨,...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桃園登場 民航局飛航園區實施戰災搶救

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今下午1時30分於北部地區實施,桃園市大園區採「有預警、分區異時」方式,實施30分鐘警報傳遞與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