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首對AI男女二重唱即將正式出道 杜奕瑾:AI並不可怕

關稅未定…經發會顧問會議突喊停 鄭麗君在美續磋商

影/高雄入夜大雨狂炸閃電照夜空還有轟雷 網驚嚇「天公伯小力一點」

觀察站/罷免重傷、出訪受挫 賴清德處境史上最艱困

賴清德總統原計畫八月初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等友邦,但傳出美方對允許賴總統此行猶豫不決,行程恐生變。圖為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前排左三)日前公開會晤外交部長林佳龍(前排右三)。圖/取自林佳龍臉書
賴清德總統原計畫八月初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等友邦,但傳出美方對允許賴總統此行猶豫不決,行程恐生變。圖為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前排左三)日前公開會晤外交部長林佳龍(前排右三)。圖/取自林佳龍臉書

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總統目前內外交逼。除了在國內及黨內面臨被追究罷免失利責任,原定八月出訪計畫也因美方疑慮恐生變。

賴清德總統不是唯一一位在過境外交受挫的元首,但賴總統出發前面臨的處境,恐怕是史上最為艱困。在內外不利因素下,總統府昨天回應「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形同用風災、關稅和區域情勢,給自己一個下台階。

賴總統將過境美國定為今年度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件「最重要的小事」在美、中追求進一步接觸的大環境下,恐怕已淪為美國總統川普所謂「有用的籌碼」;或者說,川普在賴過境一事上更看重北京的感受。無論是川習會、美中貿易談判、稀土或磁鐵,對於川普的吸引力,都比賴總統過境美國大得多。

為了過境美國,我方官員已展開一段時間的前置作業,過程中,我方態度十分積極,但美方態度搖擺,增添全案不確定性。

彭博資訊報導也稱,台灣官員直到上周稍晚都沒有獲得美方開綠燈,使賴總統出訪計畫陷入混亂。

賴出訪消息剛曝光時,獲得在紐約過境的待遇;紐約是我國總統過境美國目前能得到的最佳待遇,若順利成行,可以解讀為賴總統的執政獲得美方肯定。

進一步分析所謂的美方態度,在交涉過程中,友台的美國官員依然希望能促成過境慣例,但大家都深知最後決策者是川普,也忌憚於川普的反覆多變。

此事繫於川普一人之手,哪怕國務卿魯比歐再怎麼友台,也不會違逆川普和川普正在下的美中棋局;和九年前川蔡通話不同的是,今日的川普更加看重北京的態度,也深知台灣是北京最敏感的議題。

對美國來說,台灣總統過境有其慣例,或許是小事,但在北京眼裡,這是天大的事,而台灣在夾在美中台的三角中,以及台灣的國際處境而言,過境往往比出訪本身更為重要。

賴面臨美中台逆風格局,加上國內大罷免大失敗,不僅重傷民進黨士氣,也讓賴的領導威信受到挑戰。出訪生變、過境受阻,影響的層面不會是單純出不去,當前正在談判的台美關稅,以及未來三年的台美關係甚至兩岸關係,都可能受到衝擊,需要賴總統提高警覺,再徐圖進展。

延伸閱讀

預告縮短俄國50天最後通牒 川普:對普亭非常失望

林右昌請辭 趙少康:賴清德不要一意孤行 趕快停止823罷免

台灣恐淪美中談判美讓步籌碼?彭博:川普政府爭論是否允許賴清德過境

罷免全軍覆沒…呂秀蓮喊話賴清德「聽人民的聲音」 提改組人事、開國是會議

相關新聞

美憂過境打亂與中談判 賴總統出訪巴國生變

大罷免大失敗,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尚未表態負起責任,卻已內外交迫。彭博社廿八日引述幾名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

日關稅談判字卡 光投資額就被改2次…美國車、米全開放 中經院連賢明:台灣恐得比照辦理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最新日本對等關稅稅率,從早前公布的25%下降至15%。川普提到,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稻米市場,還得加碼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

關稅未定…經發會顧問會議突喊停 鄭麗君在美續磋商

美國對等關稅新政八月一日上路,台美至今仍未達成協議,據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原定廿七日搭機離開華府,並於昨日清晨返台,但行政院昨表示,鄭仍在華府磋商,有相關進展會適時對外說明;原訂今天登場的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也臨時因關稅未定停開。

拿林右昌止血,救得了賴清德的「信賴危機」嗎?

7月26日罷免案大敗,林右昌辭職止血,但真正的問題是:這血止得了嗎?更準確地說,民進黨此刻流的不是選戰之血,而是權威、信任與政治動能的集體耗損。

觀察站/罷免重傷、出訪受挫 賴清德處境史上最艱困

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總統目前內外交逼。除了在國內及黨內面臨被追究罷免失利責任,原定八月出訪計畫也因美方疑慮恐生變。

檢察官辦藍白升主任 在野痛批

全國一審主任檢察官今年開出廿四個缺額,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遴選出卅六人入圍,法務部長鄭銘謙昨圈選公布。偵辦民眾黨前主席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