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個月豪雨…海水竟然變成淡水! 雲林文蛤大量暴斃找到禍因

全國文蛤最大產地的雲林縣,不敵728長達1個月豪雨,養殖水質被雨水沖淡,連大排、海水的鹽度也接近零,文蛤大量死亡,「簡直像瘟疫」死亡量逾9成損失慘重,眼看中秋節可上市的文蛤全都泡湯,業者欲哭無淚,盼政府協助,縣府表示延遲性災害仍可申報災害。
雲林文蛤養殖面積達3500公頃,年產量3.2萬噸,占全國產量約5成,集中在台西、口湖兩鄉,近日口湖地區紛傳文蛤大量暴斃,尤其蚶仔寮一帶廣大的魚塭池邊到處可見大量開口死亡的蛤殼,業者說,這兩天蛤死特別嚴重,且死亡量像瘟疫一般還在持續擴大,大家都束手無策。
業者李文吉說,連下一個月大雨,淡海水混合的養殖池水被沖淡,幾乎零鹽度,大家趕緊抽鄰近大排的水,甚至直接從海域抽海水,水一樣淡如水,經檢測也幾近零度,正常文蛤的養殖水鹽度須維持0.8至2.5度之間,一旦水質變化文蛤就會開口笑死亡,因蛤死量太多,池水肥度暴增,連帶同池混養的虱目魚也大量死亡,雙重損失雪上加霜。
李文吉、李文成說,他們所養共3甲多地約400多萬粒文蛤約9成暴斃,損失超過3、4百萬元,天氣變化文蛤難免死亡,但口湖又是北港溪等河流出海口,這次大雨沖擊太嚴重了,幾乎整個養殖區無一幸免,禍首就是雨下得多又久,連海中的海水都變成淡水,辛苦養了10個多月,原想再1個多月就能採收,趕在中秋節前出貨,如今心血泡湯,欲哭無淚。
豪雨重創文蛤,今年中秋文蛤必將漲價,業者也深感無奈,他們說,這兩天轉晴有人趕緊補注鹽水但為時已晚,文蛤仍持續死亡,風災補助已停辦,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豪雨改變水質導致蛤死屬延遲性災害,因此仍持續匯集速報資料,呼籲養殖戶速向公所回報,只要受周面積達5%,將啟動四方會勘及後續作業,以保障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