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談判進展「難掩資金流向大洗牌」 億級投資人:這波反彈非長多行情

摘要
美中釋出談判進展訊號,帶動股匯債市短線反彈。但資金正悄悄撤出美元資產,轉向歐亞股市、黃金與非美債券。建議投資人趁反彈調整部位,降低美債ETF比重,布局防禦型資產。
目前看來,美國、中國雙方都明白,如果再不釋出「談判協議有進展」的訊息,兩強相爭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因此,雙方都需要一個下台階。也因如此,才讓股市、匯市與債市一個喘息空間,得以展開反彈。
如我預期,5月市場將有反彈,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我必須提醒這是短期現象,行情跌深後出現投機性買入行為是無可厚非。然而,在檯面下,大批資金正在悄悄轉移版圖,「去美元化」的趨勢仍在無聲無息的進行中。整體來看,與美國相關的資產正逐步被拋售,包括美股、美債與美元。
資金轉向歐股與亞股、新興國家等股市,以及日圓、瑞士法郎、新興市場貨幣,還有非美債券、投資等級債券、黃金與實體資產,甚至比特幣等工具。
這也意味著科技股將會反彈、美元回升、美債可能重新熱絡。但請務必記得,這些都不是長期趨勢。因此,如果是持有大量美債ETF的投資人,應有心理準備,資產配置的比重必須逐步降低、投資時間拉長,甚至應部分停損。
趁著這波反彈之際,應儘快調整先前被套牢的部位,但定期定額的資金可持續投入。
建議可留意防禦型商品,例如:高股息ETF或績優股、黃金ETF、公用事業、通路商、內需企業、食品、水泥、餐飲、觀光與運輸類股。這些類股,反而是未來可以逐步移轉、甚至加碼的對象。
台幣升值造成的壓力,已對許多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後續財報揭露,這些差異將清晰浮現,例如:受重創的壽險公司與電子外銷產業,必須嚴肅看待並及早應對。
最後,我想提醒:真正影響資產增減的關鍵,不是短期波動,而是是否掌握大趨勢的轉折,並作出正確判斷與行動。如今正處於十字路口,行動更需謹慎、小心且果斷。景氣風暴或許尚未爆發,但已是山雨欲來。請務必提高警覺,調整策略。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