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資產被全員逃走中?億級投資人提醒:真正風暴3個月內現形

川普關稅政策已對全球政經局勢影響深遠,億級投資人提醒,切勿誤判股市反彈為趨勢反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川普關稅政策已對全球政經局勢影響深遠,億級投資人提醒,切勿誤判股市反彈為趨勢反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摘要

川普關稅政策已對全球政經局勢影響深遠,投資人切勿誤判股市反彈為趨勢反轉。當前全球資金去美元化、產業重組與報酬規則改變,皆將重塑投資與個人的未來發展。建議採多元配置、提高現金比重,參考長期投資人策略,冷靜應對。

如果單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投資人可能會誤以為川普在4月初推出對等關稅、漫天喊價的激進舉措,不過是「船過水無痕」。就大盤指數的漲跌來看,似乎影響有限。

但我認為,這波政策所帶來的實質衝擊與後續效應,遠非表面上這麼單純。它對全球政治、經濟、民生、消費與就業層面,都勢必掀起一連串波瀾,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越加明顯。

目前股市出現的強勁反彈,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只是幻覺,或反映出解套與短線投機資金的回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投資人應以短線投機的心態來面對這波反彈,切勿誤認為反轉已經到來。

建議投資人應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盡快調整自身投資組合:汰弱換強、降低風險資產比重、增加防禦型標的,同時提高現金部位,並建立多元化資產配置(特別是持有2種以上貨幣),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高度不確定性。

我的觀察與建議如下:

1.去美元化已是全球趨勢,並且正在進行中

這個資金再配置的過程雖然尚未全面浮現,但其影響已在累積。隨著全球資金逐步移轉,美元資產——包括美股、美債與美元本位的部位——都將面臨重新評價,投資人不可掉以輕心。

2.世界格局重組,將衝擊個人發展軌跡

各國間的聯盟與對抗正在重組,這將深刻影響全球產業佈局與資源分配。對個人而言,無論是就業、求學,甚至價值觀,都將受到影響。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重新釐清人生的優先順序,調整步伐,以迎接全新的全球秩序。

3.金融商品的報酬規則正在改變

許多傳統金融商品的收益模型,已不再適用於當前局勢。AI、比特幣、ETF,以及能源、稀土、礦產、農產品、大宗物資等,都將成為未來關鍵的投資主題。投資策略應隨之修正。

4.可參考長期投資者的配置思維

這波轉折是數年難得一見的重大機會。不需要過度躁進,但也絕不能坐以待斃。可參考像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或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等長期投資者的資產配置策略,例如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增持黃金,並考慮配置中國與能源相關資產。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美元資產被全員逃走中?億級投資人提醒:真正風暴3個月內現形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股 美元 投資人

相關新聞

台幣升值=出國變便宜?航空公司「票價還沒反應」 網嗆:漲價就很快

民眾期待匯率利多反映在機票上,航空公司卻表示「還沒感受到」有網友嗆翻:漲價反應很快,便宜就慢吞吞! PTT網友表示升值沒降價,台灣人最懂這套;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將至,2025台北觀光博覽會熱鬧展開

黃仁勳:未來十年AI產業最大挑戰是「能源問題」 呼籲台灣「投資核能」、不該污名化

在仲安科技主辦的「洞察AI趨勢」峰會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分享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看法,並直言未來十年AI產業的最大挑戰是「能源問題」,他呼籲台灣政府應積極支持能源政策,並強調投資核能是

美元資產被全員逃走中?億級投資人提醒:真正風暴3個月內現形

如果單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投資人可能會誤以為川普在4月初推出對等關稅、漫天喊價的激進舉措,不過是「船過水無痕」。就大盤指數的漲跌來看...

退出職場開始當全職股東!存股哥「不代表不工作」:用一年50多萬換自由人生

*原文發文時間為5月21日 昨天跟公司協議提前離職,正式退出職場開始當全職股東,但不代表我不會繼續「工作」,不然很多人都誤解我就此開始耍廢度日,像是經營自媒體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工作」,多了更多時

台積電硬起來警告美國「課晶片稅會蓋很久」!網大酸:賴皮會押著你低頭

台積電罕見強硬警告美國政府!針對美國商務部擬對進口晶片加徵關稅,台積電透過亞利桑那子公司投書,直接點名:如果你硬要加稅,將嚴重打擊客戶需求與我方營收,進而拖延1650億美元的亞利桑那設廠時程。這封措詞

美最高法院:Fed官員擁「特別保護」 川普不能說開就開!網笑:鮑是老的辣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多次嗆聲聯準會主席鮑爾「該下台」,如今這場政治角力有了新裁決。美國最高法院22日發布命令指出,聯準會(Fed)屬於「準私人機構」,具有特殊的獨立地位,總統不得隨意免職其官員。此舉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