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分科公民/烏俄戰爭等國際衝突入題 混合題選項模稜兩可「很燒腦」

川普丟關稅炸彈 全球剉著等…這國家領導人竟喊「很榮幸收到信」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網友哀嚎被嘎空手。本報資料照片
網友哀嚎被嘎空手。本報資料照片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原PO表示,7月8日中午時曾掛一口8月微台期貨在22035,但始終未成交,收盤已來到22095,之後幾日更直接上攻,讓他錯失進場機會。他坦言,當前策略是等低點再入場,若之後行情偏空則考慮進場放空,但也擔心若行情一路噴出,將持續「空手被嘎」。

不少網友分享面對「錯過」的經驗與建議,有人指出「看著盤漲很想買時,反而不能買,買了容易套」、「交易成功是痛苦的過程,冷靜才是關鍵」,也有人強調心態調適的重要,「多練習、熟悉商品,交易也是經驗累積」、「焦躁時不要急著進場,否則更容易犯錯」。

也有網友以自身經驗鼓勵原PO轉念:「沒買不代表錯,沒賠錢也算是一種贏」、「也許是老天保佑,讓你沒買在高點」,甚至建議「刪APP一週冷靜一下」、「過陣子回來再看行情會更清楚」。還有網友提供實務操作面建議,「可先布局一小口,有賺再加碼」、「若多頭明確,等到跌才買常常會買不到」。

總體而言,這篇請益文點出多頭行情中常見的「空手焦慮症」,即便沒有實際損失,也會因錯過行情而出現焦躁與懊悔。網友普遍呼籲冷靜應對、遵守紀律,畢竟市場永遠有機會,真正的風險往往來自情緒而非價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放空 台股 PTT

延伸閱讀

00961「月配版00878」結合00919換股精神!股魚:00905穩健表現受青睞

他預估:台灣關稅15%變10%?眾人皆不信猛酸「根本沒救了」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全台特斯拉不是夢

台灣關稅估至少30%起跳?「預防針」打好打滿:大罷免後就不演了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