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賴總統抗中老調撕裂社會
台海安全繫於兩岸關係,當前兩岸敵意螺旋不斷上升,賴總統就算無法做到馬英九的兩岸春暖花開,至少也要維持「蔡規賴隨」不挑釁、不冒進、不激化的兩岸路線,才能避險偏安,可是賴清德不放棄台獨路線,一上任就提出「新兩國論」,定義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限縮兩岸交流,以鼓吹戰爭為由驅離陸配,種種做法不僅挑釁冒進、激化對立,更違反中華民國憲法。
政府操弄認同 國人對立
賴清德性格剛強,嫉惡如仇,可是他錯把同胞當敵人,視陸配為中共同路人,一句「武統」就把人趕出台灣,讓一個家庭骨肉分離,以儆效尤。賴清德競選總統時說陸配是台灣新住民,「娘家不同,婆家都相同,都是一家人」,執政後歧視心態畢露,難道在他眼中,陸配就是次等公民,不配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若說陸配武統言論就是鼓吹戰爭,賴清德的隱性台獨主張挑動兩岸敏感神經,算不算影響國安?
總統的責任是要讓國家安定、保護人民的權利。前總統蔡英文在任時曾說,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社會的衝突、對立。她並強調,沒有人需要為認同道歉。蔡英文交棒後,賴清德表面宣示國家要團結社會要安定,卻讓國人為了認同彼此對立、朝野對抗,國家陷入內耗,「賴十七條」羅列了十七項反滲透國安因應措施,以國安為名限縮人民的自由,以忠誠考核製造寒蟬效應,昔人高舉「一句話就被抓」標語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如今台灣竟走回如戒嚴般的老路,人心惶惶不安。
總統國安為名 嚇民有術
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大陸人民心生嚮往,陸客來台時最好奇的是每天晚上看政論節目批評當道,這才是我們不懼大陸威脅的民主韌性軟實力,民主法治更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面對大陸,台灣應該更有自信不怕交流,可是賴政府和民進黨網軍卻忙著帶風向批鬥在野黨,選舉選輸了不甘心,就發動大罷免;政治立場不同,青鳥就集體出征;民調結果示警,朝野、國會的對立氛圍已延伸至民間,台灣社會愈來愈分裂,兩岸和平愈來愈遙遠,「國安」,成為賴清德治國無方、嚇民有術的標記。
賴總統別忘了,領袖的偉大不在於他擁有權力,而在於他如何使用權力。做為總統,若不節制手上的權力,恣意濫權管制人民及言論自由、在內部找敵人製造對立,把人民貼上愛國、不愛國的標籤,最終會遭民意反噬,拿反中牌當護身符、發動大罷免進行仇恨動員,轉移焦點以掩飾自己的無能,也註定走不出少數總統的困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