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虎航年度大促銷全航線1000元起 今天上午10時開搶

MLB/鄭宗哲下放海盜小聯盟 結束10天大聯盟初體驗

被查出擁6萬輝達晶片…美國傳擬祭懲罰措施 阻止DeepSeek購買美國技術

防剴剴案修法嚴管收出養媒合機構 最快6月上路

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本報資料照片

待出養童剴剴遭收出養媒合機構安排的保母虐死,引發社會關注。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草案預告60日,截至昨日期滿。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待完成法規作業,該辦法預計最快6月初上路。

依現行規定,財團法人文教事業基金會可辦理收出養服務,剴剴案發生當時,負責案件的兒福聯盟文文教基金會,後續已改名除去文教二字,並納入衛福部管理。考量收出養專業性,前述辦法修正後,明文禁止文教基金會從事收出養媒合業務。

收出養媒合機構,過去可接受收出養申請,並進行媒合。剴剴案過後,兒少權法修正,收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縣市主管評估,辦法配合修正內容,要求收出養媒合機構僅能接受收養申請,若接獲出養需求,應轉知地方政府評估。

為強化收出養督導機制,機構提出的業務計畫中,必須明訂在內外督導機制,且收養人適任性評估應組成審查小組認定,且委員須有縣市政府代表,審查結果應通知收養人。此外,為杜絕剴剴案類似事件發生,提升社工兒虐敏感度,辦法規定社工人員滿年應至少接受20小時收出養服務在職訓練,其內容強調兒童發展、兒虐辨識及敏感度訓練,這部分訓練至少6小時。

此外,為強化收出養品質,辦法規定,出養童至收養家庭試行生活的「試養」期間,收出養媒合機構應定期訪視,並在業務報告中明訂,如何評估出養童適應情況。此外,媒合機構可依辦法授權,向收養人戶籍地縣市政府等,查詢收養人犯罪、行政裁罰紀錄。

張美美表示,草案預告前,衛福部已與地方政府、媒合機構及民間團體妥善溝通,預告期間僅收到2則民眾意見,內容均無提出建議,僅是對修法表達感謝,並支持兒權政策發展,目前預告期滿,預計4月底將由署內法規會酌修法規文字,5月底送至衛福部法規會審議,因該辦法屬授權子法性質,經衛福部層級核可即可,預計6月初就能上路。

收出養 收養 衛福部

延伸閱讀

新北汐止環保志工在職訓練 加強登革熱、防災宣導

衛福部修托嬰中心契約 童健康不佳家長須配合接回

托嬰定型化契約預告修正 家長提供藥單避免餵藥案重演

嚴防兒虐 衛福部:兒托專法子法擬採保母違規記點制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危機當頭還搶C位 柯建銘挨批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關稅重拳,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立院朝野黨團三長會商國政,豈料還沒開會就爆衝突,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質疑國民黨...

賴總統:中共網攻 每天240萬次

賴清德總統昨在台灣資安大會表示,以去年為例,政府網際服務每天受侵擾達兩百四十萬次,是前年的兩倍;過去幾個月來,台灣醫院、...

蔡英文、蕭美琴南下探望 高醫今說明:陳菊整體復健狀況穩定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因流感住進高雄大學附設醫院,後續檢查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以及有腦血管阻塞,手術後目前仍在院療養中。昨天前...

柯文哲秘書「橘子」登外逃通緝犯系統 調查局網站遭朝聖網友塞爆

該通緝網頁一出,於今(11)日凌晨有網友表示該網頁已無法進入,網紅四叉貓也在凌晨時PO出調查局「悲報」,認為小草又贏,現在又查不到通緝令,恭喜橘子成為最多人最想朝聖的通緝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