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魔法牙醫院長潘韞珊涉仲介600多名陸客違法來台 100萬交保頻喊冤

恐狼沒有復活!基因改造灰狼的宣傳噱頭

白宮證實川普考慮豁免「汽車零組件」關稅 陸可望受惠

財經官員:解凍報告早備妥 等政院開綠燈

PTT流傳一則訊息,文化部一名主計處員工寄信提醒文化部同仁送解凍報告時「解凍報告內容請再瀏覽一次 ,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並適時更新相關數據 。圖/取自PTT
PTT流傳一則訊息,文化部一名主計處員工寄信提醒文化部同仁送解凍報告時「解凍報告內容請再瀏覽一次 ,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並適時更新相關數據 。圖/取自PTT

文化部內部函件截圖流出,引發在野批評行政部門解凍預算報告其實早就寫好,卻壓著不送。有立院人士表示,每個部會早應寫好解凍報告,寫解凍報告根本不是什麼難事,猶如「寫作文比賽」。有部會三級機關更透露,農曆年後就已將解凍案報告送到部會,卻被壓著,「顯然部會也是在等行政院的指令」。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日前質詢時,詢及何時送入解凍報告?文化部長李遠回應「太多案子,寫不完」;教育部長鄭英耀說,約需二至三周。但根據截圖內容,文化部主計處人員提醒同仁送解凍報告時,「請再瀏覽一次 ,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並適時更新相關數據」,被在野立委「抓包」。

立院人士說,文化部絕非特例,每個部會應該都寫好解凍報告了,只是沒有部會像文化部這麼不知道狀況,發這種通知,或是各部會沒有流出。以立院內政委員會來說,來拜會的部會都會被提醒,解凍報告盡快處理,送入國會審議,部會都回應「正在處理」,這些都早在二月開議就已經在提醒;據他了解,應是上面指示壓著。

有官員透露,各單位早在總預算審定時就已被要求須開始準備解凍相關資料及報告,日前行政院確定可送出解凍報告後,主計單位才通知可開始提出相關報告。

也有多名立委助理透露,向部會索取預算相關資訊時,只要觸及預算的內容,時常得不到回應。更有人直言「都要看主計總處放不放行」,讓不少助理傷透腦筋。

財經官員私下表示,以往年度預算遭立法院凍結,受影響的單位很快就會將相關的解凍報告送交到本部的相關單位彙整,並依規定和相關程序送交立法院,今年的狀況的確比較特別,相關解凍報告早就備妥,但因為接獲要等行政院指示的要求,因此等到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開綠燈」後,立刻著手將解凍報告送交立院。

民進黨表示,今年度總預算凍結案分為三類,其中三成要提出專案報告並經過院會審查、超過六成要執行完一定比例或經過修法,才能申請解凍;立法院在藍白主導下,並沒有提出具體的刪除、凍結總+數,又設下嚴格解凍條件,造成近九成凍結案難解凍。

民進黨表示,根據行政院統計,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藍白聯手凍結了一五八四項,金額高達一三八一億元;真正只要寫報告就能解凍的預算,只占百分之十一點二,將近九成的凍結預算,都被立法院設下了極高解凍門檻。

文化部 立法院 行政院

延伸閱讀

文化部爆壓解凍預算報告 王鴻薇:李遠最會演戲

李遠:拼明年辦金繪獎 擬推得獎者「下一本作品」獎勵

藍推人工智慧基本法 葛如鈞:不立台灣如在AI浪潮中裸奔

總預算公告快滿月 藍委葛如鈞批:不見任一部會要求解凍預算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冷眼集/預算案 政院拒融冰 其心可議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凍,行政院雖喊出總預算審查報告送來,就速送出解凍報告,卻又卡住部會報告,儘管行政院矢口否認,...

北檢前抗議綠批政治操作 蔣萬安回嗆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赴議會民進黨團說明重大提案,挨批身為市長卻帶頭違法闖北檢禁制區抗議,「教壞囝仔大小、政治操作」。 蔣回嗆...

盧秀燕反惡罷三罵賴清德 是否選黨主席估等2時機點

民進黨全力推動大罷免,近日檢調偵罷免連署偽造文書案,朝野對抗升溫,向來不回應政治議題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也罕見連續3天強硬發言,抨擊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呼籲賴清德總統適可而止。近來政壇傳出盧秀燕點頭選黨主席,重砲轟中央政府更引發聯想。

【總編開箱】那一夜蔣萬安在想什麼?那一天陳水扁在說什麼?

世上最強的預言家都無法「算到」,2025年的台灣政局在第一季剛結束就已是一灘死水。民主國家遇到政局困境,沒關係,想方法解決克服,沒有過不去的檻。眼前的全台大罷免,從立法院開始悶燒、漸漸向外延燒到各擁其主的社團、火勢燎原到中央、地方及司法,仇恨疊加仇恨,4月全台宛如「火燒島」,誰是贏家?

盧秀燕選黨主席? 鍾東錦:藍縣市長議長多數支持

國民黨預計今年改選黨主席,無黨籍苗栗縣長鍾東錦昨透露,日前聽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提及,藍營九成正副議長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