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沙屯媽祖今凌晨1時30分登轎 數萬信眾簇擁下啟程回鑾

綠府城內戰/藍見縫插針 挫霸道賴清德銳氣

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之爭激烈化,國民黨人士表示,本質上就是綠營內「賴系」與「非賴系」對決,藍營不會介入,但在賴清德政治本命區挫賴銳氣是共識,綠營分裂藍營就有機會勝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之爭激烈化,國民黨人士表示,本質上就是綠營內「賴系」與「非賴系」對決,藍營不會介入,但在賴清德政治本命區挫賴銳氣是共識,綠營分裂藍營就有機會勝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之爭激烈化,國民黨人士表示,盡管兩組擬參選人綠委林俊憲與陳亭妃都打出「信賴」名號,但本質上就是綠營內「賴系」與「非賴系」對決,賴清德連在民進黨內都太霸道,才會引發非賴勢力圍攻,藍營不會介入對民進黨家務事,但在賴清德政治本命區挫賴銳氣是共識,綠營分裂藍營就有機會勝選。

民進黨英系立委王世堅日前公開發言力挺陳亭妃「受委屈」,除了兩人長久交情外,派系屬性「非賴」的英系是否在台南初選表態,也受關注。不過,派系人士表示,高層已明令「關於2026初選,八掌溪以南的事情英系不要來插手」,相關事宜點到為止,不會有大動作。

賴系和非賴系之爭,導致民進黨內不和諧,是否可能成為「翻轉綠地變藍天」的契機?藍營地方人士表示,很有可能。不同派系為了爭奪市長初選,從去年1月13日總統及立委選舉後的隔天就開打,一路打到明年11月選舉,打了將近3年。在這當中能夠發酵是因為都是在檯面上爭,而且動作都這麼大,看板上千面,不斷勾起台南鄉親對於這8年來,官商、黑金、槍的結合,從光電到爐渣案,不當得利都是幾10億元。

藍營地方人士指出,民進黨不同派系之爭一再凸顯,看似每面看板、文宣是為個人爭取曝光度,實則不斷曝光民進黨黑金事件,拿那麼多錢,將來要回饋台南市民?還是回饋金主?還是繼續搞官商勾結,否則怎麼還得了錢?如果這些錢是來自之前的官商勾結,那辦得了案嗎?願意對抗它們嗎?擺脫得了他們嗎?」

該人士說,很多人在台南看到國民黨立委謝龍介會鼓勵,謝龍介到黃昏市場、菜市場,都會幫謝龍介加油打氣比個讚,按台南政治版圖看,藍綠比最少是4比6以上,這麼多人沈默但會為謝龍介比讚加油,這就成為台南市民想要尋求改變的重要證明。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蔡宗豪表示,台南民眾對於政治鬥爭已十分厭倦,再加上民進黨已執政台南30年,並無顯著的治理成績,這些民眾都看在眼裡。現在民進黨的初選,就像拿著一把無柄的刀刃,相互砍殺、血流成河,可能會讓雙邊支持者心生不滿進而不出門投票。國民黨的候選人秉持著服務與改變出線的機率還是相當大的。

民進黨 立委選舉 謝龍介 賴清德 陳亭妃

延伸閱讀

賴清德將慶二戰歐戰勝利 牛煦庭:對日抗戰是否予盛讚

賴清德慶祝二戰對德勝利 林沛祥:政治自助餐 無視日在台暴行

影/朱立倫:賴清德剷除異己 比共產黨還共產黨的綠共

喊話賴清德屏棄選舉思維治國 侯友宜:說我該說的話

相關新聞

憂賴增北京動武風險…美專家:川普應管管台灣 防捲入戰爭

美國外交政策(FP)雜誌網站一日刊登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奇維斯專文,題為「川普應管管台灣」,內容提及賴清德...

國安修法無限擴張 綠基層憂全民受害

共諜案連環爆,民進黨力拚修國安法,綠委蘇巧慧上周質詢提到,坊間都在傳跟中國扯上關係,政府就會怎樣怎樣,要求政府講清楚怎樣...

冷眼集/不分藍綠怕紅帽 民主最大諷刺

「賴十七條」出爐後,民進黨積極推動國安法制修法,並加大審查公務員是否「忠誠」力道。現在連綠營基層也浮現質疑聲浪,憂心只要...

從女法官不孕症手術費補稅事件 就知政府搶救少子化打假球

1名女法官在北市某診所花37萬餘元做人工生殖手術求子,報稅時將這筆花費列入「列舉扣除額」的醫藥及生育費想減稅,卻被國稅局打回票,理由是該診所非財政部認定的「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官司打6年敗訴,她在心力交瘁之餘,表示「好累,不上訴了」。3日編前會上,我們選擇將這個新聞在頭版及二版,因為從這個個案只說明了1件事:這幾年政府在搶救少子化,都是在打假球。

怕惹上麻煩 赴陸里長團、學術交流趨緩

兩岸氛圍風聲鶴唳,台人赴陸交流成為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政府以國安之名「關切」的事情。有里長說,他每次到大陸交流,從不談政治...

【專家之眼】 西菲律賓海 vs. 南台灣海?

日前,菲律賓總統辦公室就谷歌地圖(Google Maps)將菲律賓西部的呂宋海(Luzon Sea)、中業島所在的南沙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