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台灣民主表象猶在 內涵正逐步流失

新加坡聯合早報台北資深記者莊惠良3日發布評論《台灣民主異化》指出,民進黨政府近日一系列持續緊縮言論自由、整肅異己等民主倒退的作為,已讓台灣目前民主表象猶在,但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內涵正逐步流失中,呼籲擁有權力者應慎重再慎重。
文章首先描述,在4月26日參與「反綠共、戰獨裁」集會中,一位帶著9歲女兒上街的40多歲陳女士表示,自己在2016年和2020年大選都投給蔡英文,但執政的民進黨做得並不好;2024年她投給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但他在無貪汙證據下被羈押迄今,讓她覺得越來越像家裡老人描述的白色恐怖;另外還以一位國民黨志工一邊指責民進黨動用司法搜索的蠻橫,一邊埋怨國民黨無所作為。
文章指出,這麼多群眾相聚凱道,與其說是為兩大在野黨站出來,不如說是共同「反綠」,在群眾中取暖,抗議民進黨持續緊縮言論自由、整肅異己等民主倒退作為。
文章表示,自總統賴清德去年5月上台以來,不與在野黨溝通,採取民主政府罕見的大罷免作法,尤其今年3月將大陸宣布為境外敵對勢力後,無論是要求主張統一的陸配亞亞離境、約談上央視批評賴清德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等一連串作法,讓很多人感受到肅殺味道。
曾任台獨聯盟秘書長的東華大學前教授施正鋒表示,國家有主權才有言論自由,但不能為了鞏固國家主權獨立,甚至可以犧牲民主自由。他指出,民進黨已忘了追求台獨的目的是為了民主自由,「他們才是背叛台獨,為了榮華富貴,竊取中華民國政權而已」。
文章分析,賴清德政府不顧外界觀感,更不顧美國關稅戰等挑戰就在眼前,執意要罷免國民黨立委,希望奪回立法院過半席次,加速進行國安相關法規修訂,主因在於大陸推進兩岸統一的決心堅定,不排除以武力統一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作者最後表示,民進黨過去是以省籍劃分台灣人與外省人,現在則以「台灣國人」和中國人作區別,用所謂的民主價值觀作為區分標準,表面似有不同,本質實無差異,都是與大陸對抗。台灣辛辛苦苦努力30多年才從威權轉型至民主,目前民主表象猶在,但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內涵正逐步流失中,擁有權力者應慎重再慎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