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總統520演說未談兩岸 僅回應媒體「樂意交流合作」國台辦說話了

三峽車禍遇死劫 2學生、機車騎士相驗結果均為「外力撞擊致內臟破裂」

「選舉之神」剖析賴總統執政周年:罷免結果受川普政府影響

總統賴清德執政一周年,台灣政治觀察家、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圖)接受朝日新聞專訪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對台態度的變化,將影響台灣朝野攻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執政一周年,台灣政治觀察家、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圖)接受朝日新聞專訪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對台態度的變化,將影響台灣朝野攻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執政一周年,台灣政治觀察家、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接受朝日新聞專訪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對台態度的變化,將影響台灣朝野攻防,大罷免看似是台灣內政之爭,實際上也深深受到川普的影響。

小笠原被問及賴總統的支持率近期略有下滑,但過去一年一直維持在約50%的原因,小笠原指出,原因之一是民進黨在立法院成為少數,而國民黨與民眾黨組成的在野聯盟,對執政黨發動強烈攻勢,引發部分中間選民、如去年選舉中支持第三勢力民眾黨的選民,轉而支持政府。賴總統的支持率雖然上升,但選民的分裂與對立變得更加激烈。這一年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的支持者,都感到不滿與焦慮。

小笠原認為,賴總統延續前任政府「維持現狀」的政策,但展現更強硬的對中態度,提出多項反制措施。例如在3月取消一名支持「武統」的中國籍配偶的居留權,該舉動獲得67.5%的民意支持。這類提升台灣安全的政策,對他的支持率有正面影響,也讓罷免運動得到更多支持。

他說,台灣政權的未來目前難以預測,是因為這些罷免的結果,可能大幅改變台灣的政治局勢。若民進黨成功過半,將被視為民意支持賴清德的立場,未來執政更加順利。假如民進黨補選僅增加3或4席,無法過半,將被視為失敗。將使在野黨更有理由進一步施壓政權。

朝日新聞問,賴總統4月支持率較前一個月下滑了8.1個百分點的原因。小笠原說,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前夕,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大家可以安心入睡」。結果隔天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關稅。這顯示台灣外交與國安部門可能未充分掌握資訊。民進黨政府走親美路線,卻遭美方課以高關稅,導致民眾不滿,衝擊支持率。

朝日新聞關心,台灣民眾對川普政府的不信任似乎正在擴大,是否會影響對賴政府的支持,導致「疑美論」升溫?小笠原說,「疑美論」一直暗藏在台灣。根據調查,約82%的民眾認為川普關稅不合理。必須釐清的是,即使不信任川普,台灣社會不認為「中國比美國更好」。

他指出,現在是對等關稅90天談判期,結果出爐時,正值罷免投票的關鍵時刻。年底補選,也將能看出美中關係的基本輪廓。如果川普的對台政策仍在賴政府可控範圍內,將有利執政黨。但若在關稅、半導體、國防經費等議題上提出不合理要求,則有利在野黨。

賴清德 民進黨 民調 川普 大罷免

延伸閱讀

川普喊降稅台灣卻不理?財政部:貨物稅暫不調整 網酸:跪求川皇制裁

川普稱拜登罹癌消息「非常令人難過」但「有人沒說真相」

與川普通話兩次 澤倫斯基要求美勿擅為烏克蘭做決定

結束與川普通話 普亭:願與烏克蘭草擬和平協議備忘錄

相關新聞

世衛現場/林世嘉:WHO大流行病協定通過 我持續爭取參與

談判超過3年的「WHO大流行病協定(WHO Pandemic Agreement)」,今天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全體會員...

立院延長開會至7月31日!綠轟拖時間躲調查 藍白反譏薪水小偷

立法院今天召開院會處理討論事項,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延長會期至7月31日止,民進黨立委質疑藍委延會是為了躲避司法調查、尋求...

台仍美中選邊站?學者:脱中入北難 應拓展非中美市場

美中貿易戰仍然是進行式,且態勢比川普1.0時代更烈,加上民進黨政府提出「脫中入北」,台灣在美中選邊站議題再浮上檯面。國立...

賴總統: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 台海若衝突將有10兆美元損失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他日前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時表示,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

賴清德恩賜國安簡報 給在野黨主席上莒光課?

總統賴清德就職周年談話,像極了等因奉此的八股文宣,找不到什麼新意。唯一的「創意」,是要國安單位向在野黨主席「簡報重要國安情勢」,還說要朝野政黨領袖「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為前提,在共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交換意見」。 換句話說,這是賴總統「恩賜」的國安簡報,要在野黨主席像上莒光課般,「認清國家處境艱難」,要以國家為先,和政府「齊步走」。

賴清德:台灣要成為未來AI世界的關鍵支點

總統賴清德今日出席COMPUTEX2025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正在站在科技革新浪潮的頂端,全球最先進的晶圓超過9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