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19596人!兄弟黃潮襲來 創大巨蛋周五最高票房

綠營喊台中普發5萬元 藍批假議題

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提案,市府普發5萬元,從超徵、售地與財劃法挹注財源中扣除,發完錢還會剩下270億元用於市政建設。圖/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提供
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提案,市府普發5萬元,從超徵、售地與財劃法挹注財源中扣除,發完錢還會剩下270億元用於市政建設。圖/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提供

726大罷免投票後,網路傳出「台中超徵120億元應普發4萬元」流言,被台中市府駁斥。民進黨市議會黨團昨天提案,建議市府將超徵、標售土地與財劃法挹注的1700億元普發給市民,每人5萬元。國民黨團批評,綠營刻意炒作收支數字,想為造謠者脫罪。

民進黨團表示,2019到2024年間,台中市歲入稅課收入決算扣除預算後,累計超徵415.11億元,都是市民辛苦納稅成果,此外,市府近年標售土地,總值超過1023億元,再加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中市府未來每年可多分得262億元,3項加總為1700.11億元。

民進黨團指出,以台中市286萬人口計算,1700億元普發市民,每人可獲得5萬9444元,考慮到財政規畫,建議在財源充足的情況下,盡速規畫普發現金5萬元,總經費約1430億元,從超徵、賣地收入與財劃法挹注扣除後,市府仍有270億元可投入市政建設。

民進黨團表示,面對市民的生活壓力與「還稅於民」的期待,市府應主動回應,民進黨團24名市議員一致決議,提案台中市政府普發5萬元,幫市民度過經濟壓力,落實市長盧秀燕一直主張的「還錢於民」政治信念。

國民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批評,過去歲入歲出早已結案,民進黨團明知行政程序,卻還拿出來炒作,是想替之前製作普發4萬假圖卡的造謠者脫罪。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台中市議會黨團批評,過去歲入歲出早已結案,民進黨團明知行政程序,卻還拿出來炒作,是想替之前製作普發4萬假圖卡的造謠者脫罪。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議會黨團書記長李中表示,市府每年預算支出經過審計處完成決算審議,已通過議會審查,過去6年的歲入歲出早就都結案;民進黨內不乏有過局處長行政經驗的人,應該了解這些程序,卻還把過去的收支數字拿來炒作,根本是刻意玩弄議題。

李中指出,市府過去6年並無超徵,台中每年1000多億元稅收多數上繳中央,中央挹注經費也用於建設;重劃區的配餘地標售所得優先用於還債,剩餘投入綠美圖、大巨蛋等重要建設。他批評,民進黨現在炒作發放現金議題,是想替之前製作假圖卡的造謠者脫罪,企圖把謠言變成公共議題。

台中市府強調,過去6年國稅全數上繳中央,地方稅則根本沒有超徵,反而短徵17億元。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府強調,過去6年國稅全數上繳中央,地方稅則根本沒有超徵,反而短徵17億元。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市府強調,稅收分為國稅與地方稅,國稅要上繳中央,地方稅的部分,台中過去6年編列地方稅收預算2739億元,實際徵收2722億元,短徵17億元,根本不是網傳的「超徵120億元」,呼籲勿以虛構數字誤導市民,傷害台中市財政的公信力。

延伸閱讀

黃國昌指卓榮泰應請辭 綠營反擊:把下台當政治口號很廉價

台中議會民進黨團提普發5萬元 國民黨批刻意炒作

民意支持度下滑...仍拚823罷免 鄧凱勛:綠營陪賴清德執迷不悟?

綠營指新北超收應普發現金 侯友宜:一碼歸一碼

相關新聞

核安會預告核電廠重啟審核辦法 陳菁徽:總統、行政院長不可能沒授意

核安會今天預告「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核電廠換照重啟的依據。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審...

關稅、風災雙夾擊 國民黨:民進黨還在忙造謠

國民黨今晚表示,風災、關稅當前,民進黨瘋罷免、忙造謠,沒有大惡罷,哪來反罷免?

核安會預告核電廠重啟審核辦法 申請需附輻射、耐震安全評估報告

核安會今天預告「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核電廠換照重啟的依據。根據預告條文,核子反應器...

賴總統接見美智庫訪團 博明:相信台灣有能力因應任何威嚇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

柯建銘定調823精準罷免 藍委齊轟眼中只有鬥爭

美國關稅衝擊在即,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定調823第二波罷免投票,要「精準罷免」。針對柯建銘說法,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

南台灣風災 考試院長周弘憲捐1月所得

丹娜絲颱風造成南台灣災損嚴重,考試院今日表示,考試院長周弘憲院捐一月所得,協助中南部水災重建工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