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內閣不滿意高於滿意二倍 卓榮泰:必要時處理重要人事

半導體風雲/東京威力不能動?台積電機密外洩何不提告

日職/不能讓「台灣至寶」都被火腿搶走 軟銀計畫明年訪台交手WBC中華隊和兄弟

為何國民黨主席是令人卻步的職缺?關鍵在14個字

台中市長盧秀燕(左三)上周訪澳,今天上午歸國,一下飛機就問到選不選國民黨主席的事。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左三)上周訪澳,今天上午歸國,一下飛機就問到選不選國民黨主席的事。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考慮不選國民黨主席,藍營高層與基層反應兩樣情,黨中央以「盼盧回應外界期待」,藍軍基層希望盧勇於承擔,為什麼國民黨主席是令人卻步的職缺?

地方首長兼國民黨主席有先例,前總統馬英九在2005年就以台北市長身分「參選」國民黨主席,以壓倒性的勝姿力退政壇「公道伯」立法院長前院長王金平。

一、馬英九是在台北市長第二任投入黨主席選舉,他離卸任還有一年多,當時,至少藍營不認為馬英九是選黨主席是「提前落跑」之舉。

二、馬爭黨主席在當時有外在客觀環境的條件配合。首先,連宋2連敗前總統陳水扁,泛藍陣營放眼望去,能一爭2008的也只有「小馬哥」馬英九,選黨主席是取得2008總統的門票,這張票即是藍軍支持者力挺,也是馬陣營評估「總統候選人應與黨主席同一人」的主要思維。

三、2000年的第一個10年,雖然國民黨的財力已非第一次政黨輪替前相提並論,但開門7件事在當時還不到捉襟見肘的窘境,「小馬哥」進廚房還能不需過度擔心沾滿油垢。

國民黨在野已9年,自馬立強之後,難得出現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新北市長侯友宜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其中又屬盧秀燕是藍軍的「中興之主」。盧秀燕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實力,包括熟悉國民黨文化的前輩馬英九、王金平都勸進盧秀燕思考黨主席之事。

從嚴謹的定義,盧秀燕爭取黨主席無關「提前落跑」,她仍是台中市長,前有馬英九的例子,既然無落跑之實,就沒有違反誠信與初衷之事。

但,今非昔比。2005年馬英九能,不代表2025盧秀燕也能,最大原因就是國民黨主席擔子越來越沉重,「有一種苦,你不知道朱立倫的苦」,這幾年朱立倫盤國民黨這殘破的「大宅門」可說肝腦塗地。

藍營人士分析很貼切,「市長是政通人和,主席是有我無你 」,這14個字就說明目前國民黨主席一職為何讓藍軍有能力有眾望的人會「再多想想」。

馬英九 盧秀燕 國民黨

延伸閱讀

今晨從澳洲返台 盧秀燕:藉此了解各國因應關稅政策

盧秀燕考慮不選黨主席...被點交棒人選 侯友宜重申一句

影/盧秀燕考慮不選黨主席 朱立倫被問這樣回應

盧秀燕不參選黨主席…北北桃市長被點選國民黨主席 張善政回應了

相關新聞

挨批外交失禮 林明昕:已致歉 詫異南韓官員社群媒體不同反應

南韓真相和解委員會委員長朴宣映不滿會談遭台灣行政官員臨時取消,發文批評「台灣傲慢無禮形象留我心」。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辦...

被處分停黨權3年 蕭敬嚴:一定申訴捍衛清白

國民黨前發言人蕭敬嚴,去年被檢舉在政論節目上詆毀國民黨,考紀會日前決議對蕭敬嚴祭出停權3年處分。蕭敬嚴今透過臉書表示非常...

選黨主席蔣萬安也被點名 學者分析3理由現階段非選項

台中市長盧秀燕傳不參選國民黨主席,黨內被點名的還有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及台中市前市長胡志強等...

遭週刊爆稱釋煌智「老公」 林岱樺:羞辱式的人格毀滅戰

高雄市立委林岱樺爭取民進黨高雄市長提名,日前甫宣示未被停權,參選到底,今天又遭媒體爆料她與通法寺住持釋煌智關係曖昧,以「...

張若彤「逆風」詮釋二二八 緬華之子另類轉型正義觀點

二二八事件在近30年的台灣,儼然成為政治提款機。不少親綠文青口中,衝突起於文明進步的台灣被落後的中國統治,國民黨則藉機殘殺本土菁英。政院成立的二二八基金會,發表責任歸屬報告,認為國府主席蔣介石應負最大責任;另一方面,雖已經歷五任民進黨籍總統,每年二二八總有受難家屬表示,事件沒有真相。即使身為「元兇」的藍營,也多半接受「官逼民反」說法。 張若彤卻是潮流中的逆風:從2021年發表《究竟二二八》,2022年的《原來二二八》,到今年《如是二二八》,這位大學念法律、正職是音樂老師的非科班人士,以林茂生、湯德章、張七郎等著名罹難者故事,大量引用史料,還原事件發生當時台灣社會的狀況,並直指幾十年後許多對二二八的「主流」觀點,其實是曲解與相當然耳。解構諸多「政治正確」的同時,也引起不少的抨擊或叫好。

影/力阻風電插滿東海岸 立委曝民調要求中央勒令停止

綠能亂象叢生,台東縣立委黃建賓今邀集立委吳宗憲、高金素梅、鄭天財舉行記者會,揭露風電業者不顧地方強烈反對,持續在台灣最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