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賴清德辭民進黨主席 呂秀蓮:總統應考慮跨黨派組閣

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天表示,賴總統應記取七二六教訓,多聽取民意、多包容,甚至應該考慮跨黨派重新組閣。圖/取自中視
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天表示,賴總統應記取七二六教訓,多聽取民意、多包容,甚至應該考慮跨黨派重新組閣。圖/取自中視

七二六大罷免民進黨慘敗,近期多項民調顯示賴總統支持度已跌到新低,前副總統呂秀蓮建議,賴總統如果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轉型為全民總統,有希望能迅速提升民調;呂秀蓮昨天進一步建議,賴總統應該考慮跨黨派重新組閣,包容、延攬全國人才。

呂秀蓮昨天主持「第五屆東亞和平論壇」,她在會前表示,有一句諺語說「民意如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由民意檢驗施政是民主的基本,施政若能符合民意自然民調就高,偶爾施政不力民調低,是很好的警惕。

她認為,賴總統還有三年多任期,應該記取這個教訓,多聽取民意、多包容、延攬更多全國的人才,甚至應該考慮跨黨派重新組閣。

呂秀蓮強調,治國不等同於選舉,選舉團隊是一回事,但治理國家應該用包容的心胸,全面為國舉才,如果這樣就一定能符合民意。畢竟國家不是你家,而是大家的國家。她舉例,二○○○年她和前總統陳水扁上任時,就用開放的心胸延攬唐飛擔任閣揆,也邀請各黨派擔任部會首長。

對於賴總統應辭去黨主席,呂秀蓮指出,她在擔任副總統時就建議陳水扁應該當一位全民總統,「若要治理好國家就應有所取捨」,她強調,對蔡英文前總統也曾這樣建議,所以並非只針對賴總統,相信他能聽取這個建議。

呂秀蓮並主張,立法院應該修改政黨法,明定總統不得兼任任何政黨主席,一體適用。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基於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現實,以及藍白已形成穩定的多數,賴清德總統可以大方提出「有條件的藍白組閣」,建立類似法國第五共和的左右共治,總統與總理分屬不同政黨,法國歷史上共有三次左右共治經驗,雖然過程中需經歷磨合期,但證明是一個可行的民主憲政運作,而且一次比一次好。

游盈隆指出,七二六大罷免大槓龜後,驚魂甫定的府院黨團,已經悄悄地調整原本高亢的政治腔調與作為,大罷免大失敗帶來的嚴重政治衝擊已浮現,包括國內的和國際的,賴總統及其執政團隊就算七二六第一時間沒意識到,經過這半個多月來應該也已心知肚明。再不嚴肅且適當地回應,會有更嚴重的政治後果。

陳水扁 賴清德 藍白 蔡英文 游盈隆 大罷免 唐飛 呂秀蓮

延伸閱讀

呂秀蓮促賴清德組跨黨內閣 牛煦庭:好方法但實務難

呂秀蓮籲賴清德組聯合內閣 張啓楷:先放柯文哲出來

呂秀蓮籲組跨黨內閣 綠委:「當今聖上」不喜歡聽指點人事

呂秀蓮籲賴清德組聯合內閣 學者看衰:個性難妥協有困難

相關新聞

籲賴清德辭民進黨主席 呂秀蓮:總統應考慮跨黨派組閣

七二六大罷免民進黨慘敗,近期多項民調顯示賴總統支持度已跌到新低,前副總統呂秀蓮建議,賴總統如果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轉型為全...

觀察站/朝野想和解 賴總統須先遞橄欖枝

前副總統呂秀蓮建議賴清德總統應跨黨派重新組閣,然而,聯合政府需善意堆疊,但賴政府執政以來,朝野殺紅眼,敵意宛如堅不可摧的...

藍白合來勢猛…民進黨內憂心:再不調整戰略 2026恐大敗

八二三第二波罷免投票在即,但民進黨內多認為大局已定,將眼光放在明年地方選舉。民進黨人士指出,大罷免後民進黨的最大選戰啟示在於,藍白合流的結構還沒有被攻破,甚至持續鞏固當中,這是很大警訊。面對二○二六地方大選,如何改變藍白合流結構,民進黨必須好好思考,否則再一場大敗很可能發生。

新聞眼/在野6成支持度 藍白不能辜負浪費

民眾黨兩年條款爭議方落幕,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隨即高調宣布挑戰二○二六新北市長選戰。這次的表態,不只是單純的選舉宣告,更是後柯文哲時代的政治卡位。這樣的節奏,無疑是對外釋放訊號:民眾黨不能只活在柯文哲餘暉裡,必須有新的戰將並確保「參賽」資格,否則政黨的存在價值將難以維繫。

學者看藍白合:選戰才是深水區 國民黨要表達「誠意」、「禮遇」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牽動明年地方選舉藍白合議題。學者認為,選舉合作需兩黨主席定調,但國民黨主席選舉撲朔迷離,尚未到藍白整合的適當時機。

國民黨人士:藍白合仍重重關卡 對黃國昌戰新北實力保留

七二六大罷免,藍營守住席次,民眾黨功不可沒,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更表態投入新北選戰。但藍營內部對其實力仍有保留,認為所謂的藍白合終究是「藍讓白」,藍白合作仍有重重關卡。不過,進行中的核三公投宣講、反罷免,卻又讓藍白更無法忽視「六成」希望在野「合」的民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