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俄羅斯開後門?德國考慮重新利用北溪2號 業界人士提多種設想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商報》援引政府和業界圈內人士報導,德國對北溪2號的未來仍有幾種設想。正在討論的話題包括,利用其中一部分管線從芬蘭向德國輸送綠色氫氣,以及在烏克蘭戰爭結束後是否能再度從俄羅斯輸入天然氣。但柏林否認了後一種說法。
報導稱,這與北溪2號股份公司的破產程序有關。負責此案的瑞士法庭將在今年5月初對這一破產案做出裁決。也就是說,在2月份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新一屆政府有機會對北溪2號的未來提出方案。
如果沒有新的方案,北溪2號公司資產將被清算。其產權方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以及德國能源公司Uniper等5家投資方將失去對北溪2號的控制權。Uniper對該管道投入了近10億歐元,由於Uniper已被收歸國有,這筆損失將由德國納稅人承擔。
服務綠色能源
主張重啟北溪2號的人指出,如果能為這條管道找到新的用途,Uniper及德國納稅人就可免除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中期看可提高能源供應的安全性;與此同時,德國還可以此阻止美國公司獲取該設施控制權的計劃。
德國政府目前拒絕對有關報導置評,一位發言人僅表示, 將繼續「維護我們的權益」。
《商報》報導稱,數月以來,德國有關部門一直在討論是否能將北溪天然氣管道用來從芬蘭輸送綠色氫氣。經濟部一位發言人對該報表示,在歐盟委員會的可再生能源共同規劃中,已選擇將利用「波羅的海走廊」。
參與項目的人士指出,由於全部新建成本巨大,利用已有的管道順理成章。而且將天然氣管道改用來輸送氫氣的技術門檻並不高。
為俄羅斯天然氣開後門?
不過有環保組織認為,將北溪2號改輸氫氣並不現實,而德國政府考慮這一選項其實背後還有另一個目的,即為重啟從俄羅斯輸氣作準備。英國《金融時報》上周報導,歐盟內部就是否應該重啟從俄羅斯輸入管道天然氣作為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談判內容進行了討論。
但德國政府發言人回應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對北溪2號項目的立場沒有改變,目前沒有任何驗收或重新使用該設施的考慮。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也對北溪2號懷有興趣。媒體報導稱,美國Lynch公司已向美國政府申請特別許可,允許其在北溪2號破產後收購管道設施。
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的能源問題專家佩珀(Jacopo Pepe)對《商報》表示,希望北溪2號不要再次成為大國地緣政治博弈的施壓工具。
(商報)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