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中經濟關係受國際形勢影響 互惠難度加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報導,日本經濟界代表團16日訪問中國,是50年來幾乎每年都進行的傳統。但現在日中經濟關係容易受到安全保障和國際形勢影響,包括日本承諾提高在美投資等,使日中形成新的互惠關係難度加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今天刊文指出,日中經濟協會、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的代表團16日訪問中國。從1975年開始,日中經濟協會幾乎每年都派團訪中,上一次是2024年1月,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了會談。
不過,20年來日中經濟關係發生了明顯變化。
報導指出,對日本來說,中國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對中貿易占日本貿易總額的比重,於2000年代上升至10%左右,2005年上升至17%,2009年達到20%左右,2023年也維持在20%。在兩國提出戰略互惠關係的第2年即2007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持續至今。
但對中國來說,對日貿易並沒有那麼重要。在中國貿易總額中,對日貿易的比重在2005年為13%,在2023年下降至只有5%,中日的比例差距擴大至4倍。
日本經濟界歷來提倡與中國「相互補充」,但現在日中關係容易受到安全保障和國際形勢變化影響。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並以關稅為手段,美中對立可能會進一步激化。對於經濟低迷的中國來說,吸引日本投資的想法有所加強;但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則存在被捲入美中對立的風險,且中國「反間諜法」的不透明等也讓日本擔憂。
日中經濟協會數據顯示,日本對中國直接投資的實際金額2023年為39億美元(約新台幣1276億元),比2022年減少15%。與最高峰的2012年73.5億美元相比減少近一半。據悉,2024年也低於2023年。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24年以進駐中國的日企為對象進行的調查,21.7%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後1至2年的業務拓展方向為「擴大」,是有可比數據的2007年度以來最低;業務拓展方向為「縮小」的則增至1成。
產生多屆日中經濟協會會長的日本製鐵,2024年決定退出與中國寶山鋼鐵長達半世紀的合作關係,是日中經濟關係的象徵事例。
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向川普承諾,把日本在美國的投資提高到1兆美元。由於營商環境和成長性等原因,很多日本經營者的目光再次轉向美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