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炎熱!1地明天飆36度高溫 「這時鋒面到」恐再雷雨轟炸

台股延續漲勢!上漲528點終場收19,528點 台積電收889元

老闆集體哭哭!Google地圖出手管制「5星好評換贈品」 增1功能助網友檢舉

日皇室YouTube頻道 影片發布24小時5萬人追蹤訂閱

日本掌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為了加強發布訊息,4月1日起創建YouTube頻道,1日上傳日本天皇夫婦接見巴西總統魯拉影片。(取材自YouTube)
日本掌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為了加強發布訊息,4月1日起創建YouTube頻道,1日上傳日本天皇夫婦接見巴西總統魯拉影片。(取材自YouTube)

日本掌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為了加強發布訊息,4月1日起創建YouTube頻道發布影片後24小時之內已有5萬人訂閱追蹤。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皇室去年4月首度運用社群媒體Instagram,今年2月官網時隔15年大幅更新,1日開始創建YouTube頻道,發布影片後24小時之內就有5萬人訂閱追蹤。

宮內廳1日上午10時起開始上傳影片,內容是日皇德仁3月25日在皇宮設國宴款待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伉儷時致詞的影片,以及皇居外苑二重橋的風景影片等。

宮內廳表示,今後官方YouTube頻道播放的內容以日皇德仁及皇后雅子出席的活動為主,也將播放皇居的大自然景色等影片。

宮內廳的Instagram帳號去年開始運用後,至今追蹤者約191萬人,但考慮到要對更多人發布皇室訊息,因此開始藉由包括年輕人在內的所有年齡層利用度較高的YouTube頻道發布訊息。

現年65歲的日皇德仁於2019年繼位,他的父親明仁上皇是日本200多年來首位在世退位的天皇。

根據戰後日本憲法,皇室並無政治權力,而是象徵性虛位元首。

日本掌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為了加強發布訊息,4月1日起創建YouTube頻道,1日上傳日本天皇夫婦接見巴西總統魯拉影片。圖為日皇德仁(右二)與皇后雅子(右一)日前設國宴招待歡迎巴西總統魯拉伉儷(左一、二)。(美聯社)
日本掌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為了加強發布訊息,4月1日起創建YouTube頻道,1日上傳日本天皇夫婦接見巴西總統魯拉影片。圖為日皇德仁(右二)與皇后雅子(右一)日前設國宴招待歡迎巴西總統魯拉伉儷(左一、二)。(美聯社)

相關新聞

西門子西班牙執行長一家5口遊紐約!搭直升機墜機亡 全家最後身影曝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外媒消息指出,死者身分是西門子(Siemens)西南...

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相信只要是來過日本的朋友們,都有品嘗過日本米的好滋味,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米價節節升高,甚至還讓日本傳統的米果出現危機,堪稱是令和時代的「米騷動」。

歌劇女神涅翠柯:支持普丁、無視#Metoo的東歐女高音

2024年12月7日,義大利最具指標性的歌劇院——史卡拉歌劇院——由當今歌劇界最紅的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領銜主演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為2025年的新樂季揭開序幕。史卡拉歌劇院每年一度的開幕演出,是義大利最重要的音樂盛事,不僅公共廣播電視台RAI會固定轉播表演實況,依照不成文傳統,義大利國家元首當晚也會出席聆賞開幕演出;根據RAI統計資料,今年的轉播吸引了高達160萬收看人次,表現亮眼。

馬來西亞避險妙招?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

美國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其著作《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援引前助理國務卿施大偉(David Shear)觀點指出,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是支持區域國家繼續進行「兩面下注」的策略。具體而言,美國通過提供軍事資源與安全保障,為這些國家在與中國的博弈中增添籌碼。

南韓戒嚴案:法官宣告「罷免尹錫悅」60天內大選

南韓2024年12月3日爆發的戒嚴事件,到今天2025年4月4日屆滿123天,正好是4個月的時間。憲法法院在今天宣判對尹錫悅總統的罷免審理結果。在今天的結果中,法官宣告「罷免尹錫悅」,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

美國、大陸溝通機制近停擺!傳川普只想跟習親信接觸…雙方恐陷報復循環

據美媒《華爾街日報》(WSJ)報導,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北京一直試圖與華府建立溝通管道卻屢屢碰壁,美中溝通機制幾近停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