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融資餘額大幅減肥 法人認為最壞已過、反彈在望

晴朗炎熱!1地明天飆36度高溫 「這時鋒面到」恐再雷雨轟炸

台股延續漲勢!上漲528點終場收19,528點 台積電收889元

魯比歐首次北約行 駁美將退出NATO:有錢盟國應做更多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左)3日出席北約外長峰會,與北約秘書長呂特(右)共同會見媒體。(路透)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左)3日出席北約外長峰會,與北約秘書長呂特(右)共同會見媒體。(路透)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在首次出席北約外長會前表示,美國將支持北約,強調川普並不反對北約,反對的是北約無法使盟國履行防衛承諾;他要求有錢的盟國付出更多,提出國防支出占GDP5%目標,並說美國也會增加國防支出。

在川普剛宣布「對等關稅」使歐洲與美國關係更緊張,加上先前多次表達不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其他盟國防衛支出不足的氛圍下,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上任後首次到北約布魯塞爾總部參加外交部長會議。

魯比歐在進入會場前向媒體表示,日前4名美國軍人在立陶宛執行重要訓練時喪命的悲劇提醒了大家,「美國在北約一如既往地活躍」。

他強調川普清楚表明支持共同防禦,「但我們希望北約變得更強大,更加可行」,而唯一方法就是組成這個重要聯盟的國家擁有更多防衛能力,盟國是有錢的先進經濟體,有能力投入更多。

魯比歐表示,美國同樣需要資源滿足國內需求,「但由於我們在世界上發揮的作用,我們優先考慮國防,我們希望合作夥伴也這樣做」。他說,過去幾年發生的事件,包括在歐洲一場全面的地面戰爭,突顯了硬實力仍是必要的遏阻力量。

他明言美國正推動每個北約成員達到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5%的目標,美國本身也會提高國防支出占比。

魯比歐說,川普並不反北約,他反對的是北約無法確保每個成員國履行共同防禦條約下的義務。

3日、4日兩天的北約外長會議同時邀請了日本、南韓、澳洲及紐西蘭等印太四國參與,魯比歐說他們是北約的重要夥伴,尤其考量印太地區對航行自由和領土完整性的威脅增加,在此脈絡下美國期待與印太四國合作。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3日在會前也向媒體提到與印太四國的合作重點,尤其是在提高國防工業生產的議題上深化合作關係。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和美國新任駐北約大使塔克(Matthew Whitaker)3日試圖向歐洲盟友保證,儘管川普的嚴厲言論,但華府仍將致力於堅守對這個西方軍事聯盟的承諾。在兩人談話之際,北約外長正準備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因為川普推動的高額新關稅正加劇緊張局勢,歐洲各國希望,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能夠消除各界對美國立場的疑慮。

相關新聞

西門子西班牙執行長一家5口遊紐約!搭直升機墜機亡 全家最後身影曝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外媒消息指出,死者身分是西門子(Siemens)西南...

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相信只要是來過日本的朋友們,都有品嘗過日本米的好滋味,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米價節節升高,甚至還讓日本傳統的米果出現危機,堪稱是令和時代的「米騷動」。

歌劇女神涅翠柯:支持普丁、無視#Metoo的東歐女高音

2024年12月7日,義大利最具指標性的歌劇院——史卡拉歌劇院——由當今歌劇界最紅的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領銜主演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為2025年的新樂季揭開序幕。史卡拉歌劇院每年一度的開幕演出,是義大利最重要的音樂盛事,不僅公共廣播電視台RAI會固定轉播表演實況,依照不成文傳統,義大利國家元首當晚也會出席聆賞開幕演出;根據RAI統計資料,今年的轉播吸引了高達160萬收看人次,表現亮眼。

馬來西亞避險妙招?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

美國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其著作《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援引前助理國務卿施大偉(David Shear)觀點指出,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是支持區域國家繼續進行「兩面下注」的策略。具體而言,美國通過提供軍事資源與安全保障,為這些國家在與中國的博弈中增添籌碼。

南韓戒嚴案:法官宣告「罷免尹錫悅」60天內大選

南韓2024年12月3日爆發的戒嚴事件,到今天2025年4月4日屆滿123天,正好是4個月的時間。憲法法院在今天宣判對尹錫悅總統的罷免審理結果。在今天的結果中,法官宣告「罷免尹錫悅」,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

美國、大陸溝通機制近停擺!傳川普只想跟習親信接觸…雙方恐陷報復循環

據美媒《華爾街日報》(WSJ)報導,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北京一直試圖與華府建立溝通管道卻屢屢碰壁,美中溝通機制幾近停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