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韓大選民調 李在明大幅領先

南韓六月三日將舉行第廿一屆總統選舉投票。最新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支持度遙遙領先。(歐新社)
南韓六月三日將舉行第廿一屆總統選舉投票。最新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支持度遙遙領先。(歐新社)

南韓政府八日拍板六月三日為第廿一屆總統選舉投票日,有望角逐總統大位的各黨有力人選,這幾天也接連宣布參選、請辭公職。最新民調顯示,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李在明支持度遙遙領先。

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去年十二月無預警宣布戒嚴,因此遭國會彈劾,憲法法院四月四日宣判彈劾成立,尹錫悅即刻下台,各黨隨即投入總統選戰。

根據南韓蓋洛普六日至七日向全韓一○○八名十八歲以上民眾進行的調查結果,目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百分之四十三,執政黨國民力量支持率則為百分之卅一,在尹錫悅確定下台後差距來到十二個百分點。其次為祖國革新黨百分之四、改革新黨百分之二、進步黨百分之一。

在可能的總統候選人當中,共同民主黨黨代表李在明支持率獲得壓倒性領先。韓聯社引述黨內人士說法報導,李在明將在九日辭去黨代表職務,專心投入大選,預期最快下周正式宣布參選。該黨另一名知名人物京畿道知事金東兗將在九日宣布參選,與李在明角逐黨內提名。

國民力量若想繼續執政,必須選出足以與李在明匹敵的候選人,而根據民調結果,李在明對上首爾市長吳世勳時支持率為百分之五十二對百分之卅七,對前國民力量代表韓東勳時為百分之五十二對百分之卅一,對大邱市長洪準杓時為百分之五十二對百分之卅六,對國會議員安哲秀時為百分之五十一對百分之卅四。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對上曾與尹錫悅、洪準杓爭奪上屆總統候選人名額的前國會議員劉承旼時,支持率百分之四十九未能保持過半優勢,同時劉承旼支持率為百分之卅二。

據韓媒報導,爭取代表國民力量參選的人選可能達十五人,其中安哲秀八日已在光化門廣場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勞動部長金文洙也向代理總統韓悳洙請辭將宣布參選;韓東勳預計十日宣布參選;先前表示仍在思考的吳世勳則可能在本周請辭宣布參選。

尹錫悅 李在明 民主黨

延伸閱讀

尹錫悅遭彈劾 南韓敲定6月3日總統大選!當選者立即就任

尹錫悅遭罷黜後…南韓會議長倡修憲限縮總統權力 大選日同步公投

共同社分析:尹錫悅遭彈劾下台 日韓關係恐有變數

尹錫悅遭彈劾下台 南韓未來誰當家?新總統可能人選、背景一次看

相關新聞

以色列原定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遭川普出手叫停 美伊重啟核談判

紐約時報16日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消息報導,以色列原定計畫最快下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出手阻止,並決...

影╱紐約直升機墜河瞬間畫面曝光!機身解體 螺旋槳也噴飛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包括西門子(Siemens)西南歐與西班牙區執行長艾...

西門子西班牙執行長一家5口遊紐約!搭直升機墜機亡 全家最後身影曝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外媒消息指出,死者身分是西門子(Siemens)西南...

再愛他也有紅線!馬斯克赴國防部聽對陸機密簡報告吹 傳川普下令:確保他別去

紐約時報3月曾披露,五角大廈計畫為科技富豪馬斯克進行最高機密簡報,涉及美軍如何因應任何潛在針對中國大陸的戰爭,川普總統隨...

德國杜絕納粹!「取消文化」竟會加速民主崩解?

對納粹的「取消」自此成為維繫聯邦德國之共同體的主流共識,此一成功的公共溝通經驗也讓德國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在面對危機與內部分歧時,特別傾向強調以民主文化下的公共辯論作為克服困境的解方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近期院線電影《秘密會議》(Conclave)中,一群紅衣主教齊聚西斯汀禮拜堂,在閉門的選舉儀式中選出新任教宗。雖然劇情揭示了權力鬥爭的荒謬之處,甚至揭露出教會內部的醜聞與保守價值。但不可否認,選舉教宗的過程或教宗的角色本身依然有其神聖性,畢竟教宗的權威性是天主教的神學根基與制度中樞,其權威橫跨國界,直達全球各地信徒與神職體系,展現出宗教治理的超國性格。然而,天主教跨國、集中化的教會結構,碰上當代中國的治理架構時,就形成了結構性矛盾。作為一個高度重視主權與意識形態穩定性的國家,中國對任何超越國家體系的權力來源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當全球天主教會以羅馬為中心運作時,北京則試圖以主權邏輯重構宗教體系,並堅持「不受外部勢力干預」的治理原則,成為中梵關係最難解的核心分歧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