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美軍資源調度吃緊!印太軍備恐轉向中東 對中防線拉警報

一架美國空軍B-2匿蹤轟炸機2024年9月於澳洲皇家空軍基地起飛。美聯社
一架美國空軍B-2匿蹤轟炸機2024年9月於澳洲皇家空軍基地起飛。美聯社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面臨資源調度失衡。多位國會官員表示,總統川普加強對葉門青年運動的空襲,五角大廈可能被迫動用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軍備庫存,包括遠程精準武器,以支應中東戰區需求。此舉引發美軍指揮官憂慮恐削弱美方在應對中國潛在衝突時的戰備能力。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預計當地9日、10日出席國會聽證會,勢必被問及此事。

國會官員表示,以哈戰爭於2023年10月爆發以來,五角大廈已調派大量軍艦與戰機前往中東應對局勢,加上青年運動在紅海頻頻襲擊商船,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戰備能力也因此被削弱。

美方潛艦、軍機及其人員長期處於高強度任務節奏,連基本裝備維修都成問題,戰力維持正面臨挑戰。

紐時上周已報導,美軍對青年運動為時一個月的空襲,規模遠大於五角大廈對外公開說法。僅前三周就已耗費約2億美元彈藥,加計行動與人員支出,目前總成本早已超過10億美元。

一名國會官員透露,一位資深國防官員近日表示,海軍和印太司令對美軍在葉門快速消耗彈藥的情況「非常擔憂」。這名官員警告,若亞洲地區爆發衝突,五角大廈可能將面臨「實質作戰問題」,戰備風險正迅速升高。目前台灣仍被視為美中最敏感議題,台海衝突則是雙方最可能的導火線。

美國官員表示,葉門行動中使用的遠程武器,包括從艦艇發射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聯合防區外遠距遙控精準彈藥(AGM-154 Joint Standoff Weapon),以及具匿蹤能力的AGM-158A空對地飛彈(JASSM)。

這些武器是美國軍事規畫人員認為,若要反制中國解放軍在南海、東海及太平洋發動空海突襲所必備的關鍵戰力。

官員指出,這類彈藥目前儲存在關島、美軍沖繩基地,以及西太平洋其他地區的庫存設施中。五角大廈雖尚未動用印太戰略庫存應對青年運動,但官員坦言,根據情勢,可能很快就會逼美方動用這些儲備。

發言人柯默(Matthew Comer)則表示,美軍在全球各戰區提供具彈性的嚇阻選項,「同時始終在印太維持一支隨時可用、具備戰力與致命性的部隊,以維護國家安全並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五角大廈 印太 美軍

延伸閱讀

主張台灣軍費不足 柯伯吉出任美國防部次長主導政策

美軍大型偵察無人機將常駐沖繩 縣府表達反對

慶川普79歲、陸軍250周年將盛大閱兵 五角大廈一路延伸到白宮

路透:在北約任要職 美軍女將領柴特菲德遭開除

相關新聞

以色列原定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遭川普出手叫停 美伊重啟核談判

紐約時報16日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消息報導,以色列原定計畫最快下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出手阻止,並決...

影╱紐約直升機墜河瞬間畫面曝光!機身解體 螺旋槳也噴飛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包括西門子(Siemens)西南歐與西班牙區執行長艾...

西門子西班牙執行長一家5口遊紐約!搭直升機墜機亡 全家最後身影曝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外媒消息指出,死者身分是西門子(Siemens)西南...

再愛他也有紅線!馬斯克赴國防部聽對陸機密簡報告吹 傳川普下令:確保他別去

紐約時報3月曾披露,五角大廈計畫為科技富豪馬斯克進行最高機密簡報,涉及美軍如何因應任何潛在針對中國大陸的戰爭,川普總統隨...

德國杜絕納粹!「取消文化」竟會加速民主崩解?

對納粹的「取消」自此成為維繫聯邦德國之共同體的主流共識,此一成功的公共溝通經驗也讓德國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在面對危機與內部分歧時,特別傾向強調以民主文化下的公共辯論作為克服困境的解方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近期院線電影《秘密會議》(Conclave)中,一群紅衣主教齊聚西斯汀禮拜堂,在閉門的選舉儀式中選出新任教宗。雖然劇情揭示了權力鬥爭的荒謬之處,甚至揭露出教會內部的醜聞與保守價值。但不可否認,選舉教宗的過程或教宗的角色本身依然有其神聖性,畢竟教宗的權威性是天主教的神學根基與制度中樞,其權威橫跨國界,直達全球各地信徒與神職體系,展現出宗教治理的超國性格。然而,天主教跨國、集中化的教會結構,碰上當代中國的治理架構時,就形成了結構性矛盾。作為一個高度重視主權與意識形態穩定性的國家,中國對任何超越國家體系的權力來源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當全球天主教會以羅馬為中心運作時,北京則試圖以主權邏輯重構宗教體系,並堅持「不受外部勢力干預」的治理原則,成為中梵關係最難解的核心分歧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